偶书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

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偶书》,通过对圣主询问贤良官员和朝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公正与清廉的向往。首句“圣主临朝问好官”体现了皇帝对官员品德的重视,暗示朝廷对人才的选拔注重德行。接着,“岂无公论在长安?”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公正舆论的期待。

“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运用了象征手法,麒麟代表尊贵,獬豸象征公正,暗示只有真正公正无私的人才能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希望官员们能坚守正义。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通过描绘天气的寒冷,暗喻官场的严峻与清冷,即使在春天,也透露出一丝秋意,反映出诗人对于官场现实的忧虑。

最后一句“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以“绣衣骢马”象征高官出行,而“梅花”则寓意高洁品格,诗人以疑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对是否有人能真正欣赏并保持这份清高品格的质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品性的关注,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书二首(其一)

浮云生远树,落日动江波。

坐对青山好,其如白发何?

寄诗凭问讯,沽酒借颜酡。

忽忆平时节,吴淞听棹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偶书二首(其二)

闻鸡何用舞,对酒且高歌。

湖海情如故,风霜老奈何。

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

玩世能成癖,纷纷事已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偶成

四月八日风雨歇,放翁宅前湖水高。

典衣沽酒亦足醉,骑马看花徒尔劳。

海国尚闻歌蔓草,山陵谁与荐樱桃?

元龙本是无能者,后世谩称湖海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偶成

桑田沧海事沈沈,慨慷谁能论古今?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

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