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

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

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

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映着柳树看见行人的神色,故乡山岭正沐浴在落日余晖中。
在青云中相识的朋友已经去世,我白发苍苍独自归来。
衣袖上沾满了边关的冷雨,连同沙漠中的大雁一同飞翔。
回到家中反而感到欣喜,想要借来老莱子的彩衣以示欢愉。

注释

行色:行人的神态或去向。
故山:故乡的山。
落晖:落日的余晖。
青云知己:指志同道合、地位高远的朋友。
白首:形容人年老。
萧关:古代边关名,这里泛指边关。
老莱衣:古代儿童穿的彩色衣服,此处比喻老年人的童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送韦处士归省朔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其归乡之情的美好祝愿。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 这两句通过映照在柳树上的马车行迹和黄昏时分的故土山峦,传达了送别时的心境,以及对于即将离去的朋友所处环境的依恋之情。

"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 这两句诗表明只有懂得心意的朋友才能感受到内心的悲伤,而当头发变白仍要独自一人踏上归乡的路。这两句强化了对友情深厚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 这里通过描述雨水充盈袖中、风沙连绵不绝,表现了送别时天气的阴冷和旅途的艰难,增添了一份离愁和对友人安危的担忧。

"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归家的祝福,以及希望其能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找到快乐,即使是暂时穿上普通百姓(老莱)的衣服,也愿意享受平凡而安逸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送别时的复杂感情,是一首传达离别之苦与祝福归乡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门清贵动神州。

霜蹄晓驻秦云断,野旆晴翻郢树秋。

几处尘生随候骑,半江帆尽见分流。

大冯罢相吟诗地,莫惜频登白雪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卢缄归扬州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是文章得,藩阃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衣綵独归去,一枝兰更香。

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

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

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