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首(其三)

雨湿茅茨暗,日长天气温。

心閒忘物累,足懒出柴门。

风静收云脚,山高露月痕。

儿童展编简,灯火又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宁静生活。开篇"雨湿茅茨暗,日长天气温",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春末夏初的和煦场景,雨后草木被滋润得更加鲜活,而漫长的阳光则带来了温暖的气息。

接下来的"心閒忘物累,足懒出柴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远离尘嚣后的悠然自得。在这种环境中,诗人的心灵也变得闲适,不再被世俗的纷争所困扰,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简单、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风静收云脚,山高露月痕"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山中独特的景致。风停云散后,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丽,而那清晰可见的月亮似乎也在山间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记。

最后"儿童展编简,灯火又黄昏"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与简单生活之间和谐共处的情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嬉戏,而夜幕降临时,那温暖而微弱的灯光又一次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宁静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也反映出诗人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首(其二)

小小园林畔,萧萧丛薄间。

茅檐颇幽隐,竹径自回环。

犬吠溪头客,日衔窗外山。

遗编淡相对,身世觉高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居三首(其一)

行年当耳顺,涉世尚心劳。

倦矣归三径,皤然愧二毛。

留诗羞茗供,为客酿松醪。

晚照横篱落,呼儿课楚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石菖蒲

十年梦不到丘壑,清坐喜看寒瘦姿。

玉立一峰森黛色,虬蟠九节漾风漪。

涓涓月露欲生处,漠漠溪云未散时。

却笑轻狂桃李眼,臞仙风韵不能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范至能寻梅

藜杖扶人趁雪乾,玉虹倒影落前滩。

竹篱短短溪头路,云木荒荒日暮寒。

每愧清香留我住,苦无佳句与人看。

孤吟不忍空归去,霜月侵衣兴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