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其三)

枭獍何堪共劝酬,衣冠涂炭可胜羞。

袖中若有击贼笏,便使凶渠面血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枭獍怎能一起饮酒作乐,衣冠败坏的景象让人深感羞耻。
如果袖子里藏着惩治盗贼的令牌,就让那些恶棍血流满面。

注释

枭獍:比喻凶恶的人,枭指恶鸟,獍指生来就吃母兽的幼崽的野兽,常用来形容不肖子孙残害亲人。
劝酬:劝酒酬饮,一起饮酒。
衣冠涂炭:形容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衣冠象征士大夫阶层。
袖中:暗指秘密或隐藏的东西。
击贼笏:古代官员腰间悬挂的木板,上面刻有职权,此处比喻有权柄惩治罪犯。
凶渠:指强盗首领或恶势力头目。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他在抗元斗争中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枭獍何堪共劝酬”指的是那些愿意与敌人合作、出卖国家利益的人;“衣冠涂炭可胜羞”则表达了面对这种耻辱,文天祥认为即使身着官服被烧成灰尘,也比这些背叛者强。后两句“袖中若有击贼笏,便使凶渠面血流”描绘了一种假想的情景,即如果手中有打击敌人的武器,就会让那些凶恶的敌人遍体是血,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强烈憎恨和坚决斗争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激昂,情感强烈,充分展现了文天祥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自淮归浙东第六十一

北走惊险难,十步一回首。

碧海吹衣裳,挂席上南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至扬州(其三)

怅怅乾坤靡所之,平山风露夜何其。

翁翁岂有甘心事,何故高楼鼓角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至扬州(其十三)

扫退蜣螂枕败墙,一朝何止九回肠。

睡馀扪虱沉沉坐,偏觉人间白昼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至扬州(其二)

谯鼓鼕鼕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