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怅怅乾坤靡所之,平山风露夜何其。
翁翁岂有甘心事,何故高楼鼓角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悲凉情感。
“怅怅乾坤靡所之”一句,通过“怅怅”这一情感词语传递出一种无从排遣的忧虑与迷茫。诗人面对广阔宇宙却感到方向迷失,内心充满了不安与困惑。
紧接着,“平山风露夜何其”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夜景,通过“平山”的设定渲染出一片宁静的背景,而“风露”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孤独。
第三句,“翁翁岂有甘心事”,诗人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苦恼。在这个世界上,难道真没有让人感到欣慰的事情吗?这里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
最后,“何故高楼鼓角悲”一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直接流露。高楼与鼓角常常象征着一种孤独和无奈,诗人在这静谧而又悲凉的夜晚,通过这种景象抒发了自己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扫退蜣螂枕败墙,一朝何止九回肠。
睡馀扪虱沉沉坐,偏觉人间白昼长。
谯鼓鼕鼕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飘零无绪叹途穷,搔首踟蹰日已中。
何处人声似潮溯,黑云骤起满山风。
昼阑万骑忽东行,鼠伏荒村命羽轻。
隔壁但闻风雨过,人人顾影贺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