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色未教晴日染,松声时听晚风梳。
韶光九十去无几,春雨春烟锁翠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图画。"山色未教晴日染",意指山峦在晴朗的阳光下自然呈现其本色的韵味,没有被人为的东西所改变,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纯净之美的赞赏和向往。"松声时听晚风梳"则是说在静谧的傍晚,偶尔可闻松林间传来的风声,如同梳理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韶光九十去无几"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春雨春烟锁翠芜"则是说在春天,细雨和轻烟共同编织出了一幅翠绿色的画卷,将春意深深地锁住。这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迷人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山色、松声、时光和春雨等元素,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景象描写与个人情感表达的佳作。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一春十病九因酒,三月都无两日晴。
明旦乘驴芳草路,绿杨深处听啼莺。
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
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玉渊龙。
五夜风吹露,林间鸟唤群。
钟声和月落,惊起四山云。
仙子扪萝上翠崖,岩头旧有炼丹台。
至今石上留仙掌,十指春葱渍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