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岩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桃花岩》由元代诗人贯云石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气息。

首句“美人一别三千年”,以“美人”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长久怀念的情感。接着,“思美人兮在我前”,则将这种思念具象化,仿佛美人就在眼前,却难以触及,营造出一种既近又远的意境。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仿佛是逃离了尘世的仙境。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桃花以生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空旷的山中,亭亭玉立的景致伴随着日升日落,老树的悲鸣化作了红色的雾气,这一景象既有凄美之感,也蕴含着时间流逝的哲理。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诗人想象自己化身为神仙,在淮浦边留下十丈高的风烟,这既是对自己超脱世俗的渴望,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春天的翠绿与香气自然流淌,诗人用手轻抚残霞,将其化为细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诗人多次在云端之外发出清脆的啸声,仿佛与天上的美人一同骑乘着丹鹤飞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诗人的心灵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翱翔,栖息在这座山上,听着远处流水的声音,内心感到宁静与自在。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诗人解下剑,放声高歌,在壶外的世界里找到了洞府,远离了人间的喧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诗人酒醉后仰望天空,呼唤着李白,眼中似乎能看到四海之内没有一丝杂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境界的追求。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明月洒满山间,召唤着离散的灵魂,春风在何处寻找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5)

贯云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 字:浮岑
  • 号:成斋
  • 生卒年:1286~1324

相关古诗词

美人篇

仙风雕雪玲珑温,吴姬剪月纤纤昏。

行云补髻翠光滑,凤凰叫落空山月。

手摘閒愁八字分,春山恨重画不伸。

肌浓汗腻朱粉匀,背人挥泪妆无痕。

霜刀自制石榴裙,闭门不识诸王孙。

绿烟熏透蓝田玉,罗带随风换装束。

飞鸟衔怨过长门,芳菲不忍韶华屋。

连环步窄玉佩响,霓裳袖阔春风长。

钏松腕瘦觉多情,举手搔天天亦痒。

锦香帐冷兰灯沈,落花不入芙蓉衾。

三山路杳银河深,彩鸾高诉愁人心。

天与美人倾国色,不如更与美人节。

梦里梅花梦外身,万古千年对明月。

形式: 古风

君山行

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

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

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

宝钗绾髻翠欲流,凤鬟十二照暮秋。

女娲炼石补天手,手拙石开露天丑。

琼楼玉宇亦人间,直指示君君见不。

斯须鱼去梦亦还,白云与我游君山。

形式: 古风

画龙歌

老墨糊天霹雳死,手擘明珠换眸子。

一潜渊泽久不跃,泥活风须色深紫。

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

手提百尺阴山冰,连云涂作苍龙形。

槎牙爪角随风生,逆鳞射月干戈声。

人间仰视玩且听,参辰散落天人惊。

潇湘浮黛蛾眉轻,太行不让蓬莱青。

烈风倒雪银河倾,珊瑚盏阔堪不平。

吸来喷出东风迎,春色万国生龙庭。

七年旱绝尧生灵,九年涝涨舜不耕。

尔来化作为霖福,为吾大元山海足。

形式: 古风

观日行

六龙受鞭海水热,夜半金乌变颜色。

天河蘸电断鳌膊,刀击珊瑚碎流雪。

朔方野客随云间,乘风来游海上山。

飞骧拖空渡香水,地避中原杂圣凡。

壮鳌九尺解霜鼓,瘦纹巨犬自掀舞。

惊看月下墨花鲜,欲作新诗授龙女。

人生行此丈夫国,天吴立涛欺地窄。

乾坤空际落春帆,身在东南忆西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