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喜爱菊花的隐士吟唱着超脱的诗句,秋天的悲凉让生病的人感慨年华老去。
手持美酒以菊花助兴,而红叶满阶却平添忧愁。
居士如今已断绝了肉食,仙郎的酒杯又为谁而摆设呢?
惭愧你在东篱下想起我,我打算废弃重阳节一天的斋戒来怀念你。

注释

爱菊高人:热爱菊花的隐士。
吟逸韵:吟咏超凡脱俗的诗句。
悲秋病客:因秋日而感伤的病人。
感衰怀:感叹年华衰老的心情。
黄花:菊花,常与重阳节相关联。
助兴:增添兴致。
方携酒:刚刚带着酒。
红叶:秋天的落叶,象征凄凉。
居士荤腥: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人,荤腥指肉类食物。
今已断:现在已经戒除。
仙郎:对文人雅士的称呼。
杯杓:酒杯和酒勺,代指饮酒。
为谁排:为谁准备或为谁举起。
相忆:想念。
东篱下:引用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的意象,象征隐居生活。
一日斋:一天的斋戒,通常在重阳节期间。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属唐代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描写菊花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这两句表明诗人喜爱菊花,能够从中获得艺术灵感,但同时也感到秋天的萧瑟带来了哀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高人”指的是有才华、有品味的人,而“病客”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不适应。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黄色的菊花虽然能带来一些欢乐,但随着红叶铺满台阶,这份愁绪也随之加深。这表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复杂的,既有欣赏之情,也有悲凉之感。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变化和内心世界。居士(隐逸之人)远离世俗的荤腥(肉食),表明诗人可能有过宗教或道德上的追求。而“仙郎”一词带有一种超脱尘世、追寻精神境界的意味,杯杓(古代饮酒用具)的排列,似乎是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或许是对友情的怀念。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东篱之下可能是一处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地方,而“拟废重阳”则意味着诗人有意在重阳节(即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进行斋戒,以此来纪念过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友情、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皇甫宾客

闲官兼慢使,著处易停轮。

况欲逢新岁,仍初见故人。

冒寒寻到洛,待煖始归秦。

亦拟同携手,城东略看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皇甫宾客

玄晏家风黄绮身,深居高卧养精神。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

竹院君闲销永日,花亭我醉送残春。

自嫌诗酒犹多兴,若比先生是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皇甫庶子见寄

掌纶不称吾应笑,典郡无能我自知。

别诏忽惊新命出,同寮偶与夙心期。

春坊潇洒优闲地,秋鬓苍浪老大时。

独占二疏应未可,龙楼见拟觅分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哥舒大见赠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

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

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

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