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希远画蟠松玉兔图子昂赵公鉴记

天水王孙重毫素,爱写蟠根万年树。

上有徂徕五色云,下有中山双白兔。

清阴散作秋满林,咫尺高堂起烟雾。

丹桂吹香野菊黄,玉叶金枝乱无数。

迢迢锦水泛苍凫,漠漠青天飞雪鹭。

人间画手非不多,自是王孙得真趣。

浮玉山人列仙侣,雅与王孙同出处。

妙画题来字字真,兵后收藏乃奇遇。

宣和遗谱世莫传,艮岳荒凉风景暮。

眼中人事已非前,画里山川尚如故。

老我披图一怆然,落日长歌吊南渡。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以“天水王孙”自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

首句“天水王孙重毫素”,开篇点题,将自己比作喜爱绘画的贵族后裔,强调了对艺术的执着与重视。“爱写蟠根万年树”则直接描绘了画面中的主体——古老而坚韧的树木,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顽强。

接着,“上有徂徕五色云,下有中山双白兔”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上方是五彩斑斓的云朵,下方则是静谧的白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清阴散作秋满林,咫尺高堂起烟雾”描绘了林间的清幽与高堂的朦胧,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随后,“丹桂吹香野菊黄,玉叶金枝乱无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香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金秋时节的山林之中。

“迢迢锦水泛苍凫,漠漠青天飞雪鹭”则通过动态的水鸟与静态的飞鹭,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人间画手非不多,自是王孙得真趣”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只有真正领悟自然之美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如此生动的作品。

“浮玉山人列仙侣,雅与王孙同出处”将画家与诗人自身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了他们共同追求的艺术理想与精神世界。而“妙画题来字字真,兵后收藏乃奇遇”则赞美了作品在战乱之后得以保存的难得,体现了对艺术珍品的尊重与珍惜。

“宣和遗谱世莫传,艮岳荒凉风景暮”提到了历史上的皇家藏品与废弃的艮岳园林,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最后,“眼中人事已非前,画里山川尚如故”揭示了自然与艺术的永恒性,即使世间人事更迭,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真却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老我披图一怆然,落日长歌吊南渡”则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艺术价值的深思。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赵希远的绘画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题峨眉山图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

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黄金狮座耸岌岌,白银象驾来翩翩。

晨钟暮鼓何喧阗,风林水鸟皆谈玄。

十崖阴雾见玉佛,六时天乐朝金仙。

月轮挂树光团团,平羌影落秋波寒。

目前胜境不可状,画图彷佛移岩峦。

吾王此地受封国,大法付嘱从灵山。

愿忆灵山当日语,五十四州均化雨。

化雨慈云满锦城,佛刹王宫同按堵。

峨眉高,高万古。

形式: 古风

赋得讲经台送石田禅师之虎丘

讲经台,台何高。

关中圣者说法处,琪园白日天花飘。

千年化迹精灵聚,碧草不侵台下土。

听法游仙去复回,诗魂夜夜啼秋雨。

青山削壁势欲隤,剑花照水芙蓉开。

霸业如烟去无迹,象龙还绕香云堆。

君登讲经台,我折白门柳。

吴歌江上来,不必阳关酒。

月明钟鼓响空山,白石累累齐点首。

形式: 古风

待旦轩为指挥作

东方将军文且武,一片丹心思报主。

主恩未报不遑宁,起坐辕门待天曙。

城头落月照西营,明星烂然河汉横。

披衣耿耿不成寐,南埭鸡鸣朝已盈。

丈夫立功垂不朽,著鞭岂在他人后。

骅骝骤去疾于风,金印悬来大如斗。

击剑高歌夜气浮,剑光凛凛横清秋。

长缨系取单于颈,巨杯擎出月支头。

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太平天子尚宵衣,我独胡为自安寝。

形式: 古风

赠杜监令安道

我闻昔者城南杜,居室去天才尺五。

争似中朝供奉郎,夙夜忠勤侍明主。

忆曾随驾征四方,手持栉镊心遑遑。

南临衢婺北淮海,东下毗陵西武昌。

白旄所指无不在,天下承平鬓颜改。

圣上从容问旧时,感叹俄惊三十载。

朝回馆舍即闭门,闲披贝叶忘朝昏。

俱愿清贫得长寿,万岁千秋蒙帝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