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十五岁的卢家女子,她居住在酒市的附近,生活似乎充满了世俗的烟火气。然而,诗中的女子却并非平凡之辈,她有着不凡的才艺和气质。
“十五卢家女,深居酒市傍。”开篇即点明了女子的身份与生活环境,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华,却因生活的环境而显得有些寂寞。她“深居”于酒市旁,这既可能意味着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也可能暗示着她对世俗生活的某种逃避或淡然。
“曲成能教弟,绣罢只依娘。”这两句展现了女子的多才多艺。她不仅能够教导弟弟音乐或舞蹈(曲成),还擅长刺绣(绣罢),这些技艺往往需要耐心和细心,也体现了她的温婉与贤淑。同时,“只依娘”也透露出她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
“过门听步屧,隔幕想飘香。”这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敏感与诗意。她不仅能够听到他人经过时的脚步声(步屧),还能想象到对方身上的香气(飘香)。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显示了女子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最后,“宁知难一见,爱惜为王昌。”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她或许知道与某些人或事物的相遇是难得的,因此格外珍视。这里的“王昌”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化的美好,或者是她心仪的对象。女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她知道这样的美好往往难以触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活在世俗环境中,却拥有独特才情与内心世界的女子形象。她对生活的态度既有现实的无奈,又不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古代女性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