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晋鼎臲卼奸人窥,孰谋国者如儿嬉。
陷阱弗设延虎貔,虓阚搏噬婴者摧。
群公奔溃不敢谁,卞公力疾起督师。
谓事迫矣奚生为,以肉喂虎吁可悲。
公则死矣二子随,伟哉忠孝萃一时。
维公忠义天所资,向来谋国如蓍龟。
不用吾言至于斯,为社稷死则死之。
冶城之麓江之湄,荒冢突兀馀丰碑。
半生读史长歔欷,拜公之坟涕沾颐。
死者可作吾谁归,嗟哉江左固多士。
往往所欠惟一死,元规儿辈何足罪。
王公偪仄石头里,气息奄奄有如泉下鬼。
苏武之节不如是,视公胡不颡有泚。
男子之死一言耳,死而不亡公父子。
这首宋诗《忠孝亭》是周洎所作,通过对晋代历史事件的描绘,赞扬了卞公的忠孝精神。诗中以晋鼎的动荡比喻国家危急,指责奸人窥伺,批评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员。卞公临危受命,奋勇督师,表现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他明白时局紧迫,但仍坚守职责,甚至不惜以身饲虎,其壮烈行为令人悲叹。尽管最终牺牲,但他的儿子们也跟随其后,展现出一家人的忠孝之情。
诗中提到的“冶城之麓江之湄”象征着卞公的墓地,诗人凭吊时感慨万分,感叹像卞公这样忠贞的人越来越少。他惋惜历史上许多人缺乏像苏武那样的坚贞气节,而对那些逼仄于权势中的王公表示鄙夷。最后,诗人强调卞公父子的死是为了国家,他们的忠诚和节操将永垂不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高度赞扬了卞公的忠义精神,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
不详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差江东宪司干官,除太学正。见帝具论内侍王抃之奸,遂逐抃在外宫观。除国子监主簿,论边事累数千言,纤悉指画,如目见无遗。将召试馆职,得暴疾卒
白云深处双轮过,红旆丛中五马来。
父子华颠忻会聚,簪裾青眼喜游陪。
趋庭日有朱衣戏,从此无心诧老莱。
凭君点数西南景,枕上观山有几州。
有乾坤、清气入诗脾,随龙散神仙。
蘸西湖和墨,长空为纸,几度诗圆。
消得宫妃捧砚,夜烛照金莲。
试问隔屏坐,谁后谁先。
长是花香柳色,更风清月白,天入吟笺。
自霞觞误覆,谪下玉皇边。
笑随归、山中随隐,且醉拼、斗酒写新篇。
天应笑,呼来时后,记上襟船。
骨化黄金鹤化胎,仙翁轻举出尘埃。
石幢云锁水常在,玉马星驰炼未回。
绿草晚烟梅雨发,朱藤馀萼麦风开。
丹泉长活芙蓉死,会买张山卜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