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传闻君相奖清修,印节移来某水丘。
范孟博非私奏劾,祁大夫不避亲雠。
青黄未接宜开廪,红腐无多谩唱筹。
事尚可为君努力,明时未好说归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属于送别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别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清廉品格的赞赏。
首句“传闻君相奖清修”,点出了被送别者在仕途中的清正形象。"印节移来某水丘"则描绘了一种官员调动、印信符节随之迁徙的情景,某水之丘可能是朋友赴任的目的地。
接下来的两句“范孟博非私奏劾,祁大夫不避亲雠”表明了朋友在仕途上的正直无私,不做私人奏章,也不回避与亲朋好友有关的争讼。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如范文正公(范仲淹)和孟子,以及祁大夫等形象,强调了被送别者的高尚品德。
中间两句“青黄未接宜开廪,红腐无多谩唱筹”则是对朋友离别时节的描写。青黄相接指的是春秋之交,这个时候适合开启田地耕作,而红腐(可能指枯萎之物)不多,则可用于编制农具,意味着时机尚早,还有许多事待为。
末尾两句“事尚可为君努力,明时未好说归休”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望。诗人鼓励朋友在仕途上继续努力,因为时光还长,不宜急于言退。
整首诗通过意象丰富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间的情谊与品格,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君于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
昔苦缿筒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
马上檄尤速,橐中诗不贫。
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
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
先生拟把衣冠挂,稚子能操杖履从。
叔夜只堪伴鱼鸟,子云何至况蛇龙。
豹皮尚欲留名死,鸡肋安知与怒逢。
老去自鸣还自止,篑桴何敢间金钟。
已傍先庐敞便斋,善和万卷与君偕。
少时岁月真驰隙,圣处工夫未涉涯。
海浅蓬莱疑可近,云深阊阖不容排。
信书至老成何事,有酒聊浇磊块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