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卧病空山连日雪,崖谷平沉高石没。

朝晖倚杖坐茆檐,夜气拥炉烧榾柮。

兵选三丁壮者稀,祗馀翁媪守柴扉。

秋霜早杀空晚稼,寒机尽用无冬衣。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

暖入狐裘念苦寒,饱分玉食怜饥色。

九折危途一道溪,故人相望阻攀跻。

惜乏篮舆度雪水,安得青鞋踏雪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山中,四周被大雪覆盖,山谷寂静,只有老少几人在艰难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依赖简陋的茅檐和火炉取暖,年轻人几乎都被征召去当兵,家中只剩下老弱看守家园。秋天的霜冻提前摧毁了尚未收割的庄稼,寒冷的冬季使得缝制冬衣变得紧迫。诗人感叹社会动荡,物资匮乏,忆起往昔和平时期的农耕之乐。他想象着穿着狐裘抵御严寒,看到他人饥饿的面容感到痛心。尽管与友人云壑、云松兄弟相隔遥远,难以相见,诗人仍渴望能乘篮舆过雪地,或穿青鞋踏雪寻访。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昔日安宁生活的怀念。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庐峰绝顶阻雪书寄云松

昨日篮舆不得上,今日篮舆不得下。

天花万点散长空,白云一月包青野。

山空雪霁日色微,风前犹作落梅飞。

阆风玄圃在人世,夜景若昼腾光辉。

茆屋闭门愁出入,履破衣穿寒转袭。

挥毫三复白雪吟,手足冻僵才思涩。

张老屏山赏又新,应披鹤氅对嶙峋。

长篇短幅述清语,定有琼瑶报故人。

形式: 古风

海上行送舒文质之京赴危大参之招

海门五月南风高,龙骧万斛如鸿毛。

蓬莱方丈渺何许,但见吞天沃日之洪涛。

龙光蜃气迷咫尺,夜看星辰朝看日。

居庸如天入海青,玉楼十二通仙灵。

仙人楼居龙衮明,二十八宿风云生。

山人曾驾辽东鹤,秋入瀛洲采灵药。

归来尘土三十年,至今梦想钧天乐。

十月北风鸿燕翔,羽人遗我云锦裳。

纷纷霪雨暗八荒,子胡不归白玉堂。

山人笑与青山别,夜鹤秋猿意悽恻。

有书伏阙救疮痍,江南小臣如蚁虱。

吾闻东海百谷王,有如宸居朝四方。

江淮道路日流血,海若率职能令海道成康庄。

吴樯楚柁千艘入,白粲红陈万仓积。

近传渤海罢干戈,复道涂山来玉帛。

我歌海上行,送子万里情。

匣中双吴钩,忽作蛟龙鸣。

安得持之献天子,一扫六合风尘清。

形式: 古风

题春雨蓝涧图

云烟惨惨春林里,风雨潇潇涧声起。

荷笠宜耕桑柘村,持竿欲钓桃花水。

吾弟俊年多读书,生怕轩冕来相拘。

布衣拟就涧边老,草坐似习山中癯。

朝廷偶说通贤路,州县临门逼人去。

秋天岭海下鹰鹯,落日川原肃狐兔。

清才直气不入时,坐守古道冲危机。

无人更扫蓝涧屋,有墓已题春雨碑。

形式: 古风

醉歌一首送刘兰室还建溪兼问苏明远椿桂

忆昔下马扣我门,惠连种豆归南村。

脱巾漉酒共一醉,秉烛题诗期再论。

人生安得长相见,世事谁知回首变。

惆怅鸰原负急难,凄凉鹤发甘贫贱。

清尊重对黄花前,更为后会知何年。

菟裘问地君思隐,蜕骨名山吾欲仙。

霞洲玉洞秋风老,更有何人拾瑶草。

因君为我问三苏,墨池霜菊年年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