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本意治功徙木,何心党祸扬尘。
报雠岂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荆公墓二首》中的第二首,主要针对的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字介甫,世称荆公)的某些政策和行为。诗中批评了王安石推行变法时,原本意图通过“徙木”(象征取信于民的改革措施)来治理国家,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了偏差,导致党争四起,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使得“扬尘”(比喻纷争和混乱)。
诗中提到“报雠岂教行劫”,暗示王安石的改革举措被部分人用来报复私仇,而非真正为公众利益着想,这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俑翻成害仁”则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行为如同制造始作俑者,最终伤害了仁政的原则和人民的福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复杂评价,既有对其改革理想的认可,也表达了对改革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忧虑和批判。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天作陇头石阙,人言要隔尘樊。
百年会须作鬼,无事先穿鬼关。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閒伴儿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