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兀坐经旬成木石,忽惊岁暮还思乡。

高檐白日不到地,深夜黠鼠时登床。

峰头霁雪开草阁,瀑下古松閒石房。

溪鹤洞猿尔无恙,春江归棹吾相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岁暮》,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坐深冬,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句“兀坐经旬成木石”,生动地刻画出诗人长时间独坐,仿佛与外界隔绝,身心如同枯木一般的状态。接着,“忽惊岁暮还思乡”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由孤独转向了淡淡的哀愁。

“高檐白日不到地,深夜黠鼠时登床。”这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阴森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寂心境。白天阳光难以触及地面,夜晚狡猾的老鼠不时爬上床榻,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峰头霁雪开草阁,瀑下古松閒石房。”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象。雪后的山峰、草阁、瀑布下的古松、闲适的石房,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与前文的孤寂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溪鹤洞猿尔无恙,春江归棹吾相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动物们平安无恙的关切,以及对春天到来、江面泛舟的期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岁暮》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转、身处孤寂之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和未来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见月

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

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涯

天涯岁暮冰霜结,永巷人稀罔象游。

长夜星辰瞻阁道,晓天钟鼓隔云楼。

思家有泪仍多病,报主无能合远投。

留得升平双眼在,且应蓑笠卧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屋罅月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

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

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

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

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形式: 古风

别友狱中

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

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

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

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

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

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

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