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七)

门掩衰颓又暮春,这些病痛与谁陈。

百城若有归来者,方见文殊一臂伸。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门扉紧闭,又是暮春时节,
满腹病痛,向谁诉说无门。

注释

门:房门。
掩:关闭。
衰颓:衰老、衰败。
暮春:春季末期。
病痛:身体不适或精神困扰。
谁:指代他人。
陈:倾诉,陈述。
百城:众多城市。
方:才。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一臂伸:比喻力量显现或援助到来。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智朋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首句“门掩衰颓又暮春”描绘了一幅孤独而苍凉的画面,春天将逝,门扉紧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身体的衰弱。"衰颓"二字寓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境况的不如意。

第二句“这些病痛与谁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他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病痛无处排解,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奈。这里的“病痛”不仅指身体上的不适,也可能象征着精神上的困扰或人生中的挫折。

后两句“百城若有归来者,方见文殊一臂伸”,则宕开一笔,以超脱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百城"象征着世间繁华,"归来者"暗指内心回归平静的人。诗人期待着一个能理解他、给予慰藉的人,如同文殊菩萨般智慧和慈悲,伸出援手。然而,这并非现实中的期待,而是理想化的寄托,表达出对解脱和智慧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暮春的景象和病痛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期待,最后以超越世俗的想象收束,展现出禅宗的意境和诗人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七)

当年一曲脱空歌,急水滩头鸟作窠。

知是翻誊经几手,没誵讹处有誵讹。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三)

吴宫烟冷水迢迢,当日齐腰雪未消。

腊月今朝二十五,今朝未是拜年朝。

形式: 偈颂 押[萧]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十七)

分皮分髓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

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十四)

兜率宫中把不定,松山山里借场开。

普天匝地皆泥水,那更当生补处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