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其五)

迢迢故国去来休,莫为无情特地愁。

见惯蜃楼浑不讶,我家原在海东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春燕(其五)》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燕子归来的景象,寓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迢迢故国去来休”,以“迢迢”形容距离之远,表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去来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归乡的无望,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次句“莫为无情特地愁”,转而劝慰自己不要因无法归乡而过分忧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第三句“见惯蜃楼浑不讶”,运用了“蜃楼”的典故,比喻虚幻的事物或不切实际的幻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种种看似美好却难以触及的事物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惊讶,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我家原在海东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乡位于遥远的东方,与首句遥相呼应,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暗含着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燕归来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一)

绣虎才名威凤仪,望尘争悔识君迟。

暂劳官海筹平准,小试调羹寄职司。

卧榻鱼龙看变化,故家陵谷叹迁移。

思亲北斗阑干夜,耿耿星杓欲化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二)

天于豪杰试艰难,未许烟波把钓竿。

宝玦仅存心愈壮,明珠虽去海尤宽。

莺花南国思公子,父老东郊拜长官。

相望甘棠馀荫在,莫瞻直北涕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三)

论文太史记衔杯,感激诗篇讽百回。

万里白云翘首处,千家霖雨下车来。

投书乍蹑高斋履,访士俄穿讲院苔。

一笑阳春满天地,可知缇室早飞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广陵杂诗(其一)

终古垂杨色,春来似画图。

烟花正南部,盗贼已东都。

四帐冷秋月,十宫平绿芜。

至今涡水上,流恨失头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