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

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夕阳映照水面,山水间泛着红光,远处的天空下过雨后,大雁匆匆南飞。
离别之情让赶考人的心魂消散,他不再回头,任由闲逸的月光照在槐花盛开的驿道上。

注释

影:夕阳的影子。
沈:落下。
山水面:水面。
红:红色的。
遥天:远方的天空。
雨过:雨后。
促:催促。
征鸿:远行的大雁。
魂销:心魂消散。
举子:赶考的人。
回首:回头。
闲照:闲逸地照耀。
槐花:槐树的花朵。
驿路:古代供传递公文或官员出行的道路。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晚霞图。"影未沈山水面红",这一句设置了整个画面的基调,夕阳未完全沉入山峦之中,其余晖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天相接处呈现出温馨的红色。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也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感。

"遥天雨过促征鸿"一句,则通过远方天际的雨过云消,隐约可见鹤群飞行的情形,传达出一种渺茫与孤寂。这里的“促征”可能暗示诗人内心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急切追寻。

"魂销举子不回首"中,“魂销”二字表明诗人的精神几乎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然而,这种迷醉并非完全的幸福和满足,因为“举子不回首”,这里的“举子”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是某种物象,"不回首"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或是留恋。

最后,“闲照槐花驿路中”这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平和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悠闲地观赏着驿道上的槐花,这里的“闲照”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然而,这种宁静也可能是表面的,因为之前的几句已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夕阳、雨过天际、魂销忘返和闲适驿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渺茫。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世界的生动刻画。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子规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

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书夏秀才幽居壁

永巷苔深户半开,床头书剑积尘埃。

最怜小槛疏篁晚,幽鸟双双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忆溪居

竹轩临水静无尘,别后凫鹥入梦频。

杜若菰蒲烟雨歇,一溪春色属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对竹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