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名为《三明大师赠彻大德》。诗中描绘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存诗勾引未能休,閒即因吟到禦沟”,开篇便以“存诗”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即使在闲暇之时,也难以放下笔墨,吟咏至御沟边。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流露出其对诗歌艺术的深情厚意。
颔联“故园别来杉桧老,旧山禅处水云秋”,转而抒发了对故园和旧山的怀念之情。杉桧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水云秋景,则是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寒声渐细钟摇寺,夜色无穷月满楼”,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寒声与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寺庙中的修行生活。夜色与月光的描写,更是将禅宗的超脱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攀羡此情高且逸,平生辛苦未能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雅、自由、超脱的生活状态的羡慕与向往。然而,面对一生的辛劳与付出,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叹,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禅宗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空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