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离开京城长安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乍出皇都”,简洁明快地表达了诗人刚离开繁华的京城,踏上新的旅程的心情。接着,“时登日月馀”一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
“遥看山近远,店舍路崎岖。”这两句通过视觉和空间的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近处的店舍和蜿蜒的道路则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挑战。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也映射了人生的起伏与不易。
“想料天子女,翻华草外夫。”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间的男女关系比作自然界的花草,暗示了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与变化过程,人亦不能例外。这里的“天子女”与“草外夫”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思。
最后,“然虽朋流下,荣辱□□□。”这句诗虽然残缺,但可以推测其意在表达尽管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的路上同行,但最终面对的却是不可避免的荣辱得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初离京城的旅途感受,通过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反映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