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秋思二首(其二)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

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翻译

阏氏的黄叶已经飘落,我在这白登山眺望远方。
明月从碧云中升起,秋蝉的鸣叫带来了深秋的景色。
敌人的军队与沙漠连成一片,汉朝的使者从玉门关返回。
远行的人没有归期,只能空自悲伤,看着蕙草凋零。

注释

阏氏:指匈奴王后。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萧瑟。
白登台:白登山,汉代地名,此处可能寓指思乡之地。
月出:月亮升起。
碧云:青绿色的云彩。
秋色:秋天的景色。
胡兵:指匈奴军队。
沙塞:沙漠边塞。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
征客:远行的旅人。
归日:归乡的日子。
蕙草:一种香草,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哀愁之情的诗歌。"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一句描绘了秋天树叶变黄,妻子登上高台眺望夫君的身影,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则是通过月亮、碧云和蝉鸣的声音描绘出了一个寂静而又充满秋意的夜晚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表达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以及使者在战乱中归来,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最后,"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则是游子心中的哀愁,无奈之下只能看着荒废的野草,感慨个中。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李白在唐朝动荡年代里的深沉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示了他卓越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谢公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