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松抽瘦梗,削束费长毫。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尝为大夫后,欲写伯夷高。
一获山家赠,令吾愧汝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松树的新芽抽出,其枝干虽瘦却坚韧,制作笔管所需的精细工艺得以体现。"削束费长毫"形象地描述了制作过程中的细致与耗时。接着,诗人将笔管比喻为鸡距初露生机,龙鳞般纹理不加掩饰,暗示其品质优良。
诗人感慨自己曾身为大夫,深知人才的价值,寄予这枝松管笔以高尚的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伯夷般的高洁品格。最后,诗人表示收到这份山家赠礼,深感惭愧,因为这枝笔似乎超越了他所能给予的赞誉,让赠予者陈生显得更为高明。
整首诗通过赞美松管笔的制作工艺和寓意,表达了对隐士陈生的敬意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欣赏其价值的自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品才情的尊重。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正月东都雪,多于旧腊时。
酒宾临迥阁,野雀集枯枝。
马向西城度,花从上苑迟。
刘郎与江叟,相对定争棋。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于杯。
定知有口能嘘沫,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二月狂风雪,寒威晓更加。
省闱轻妒粉,苑树暗添花。
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纻麻。
冻吟谁料我,相与赌流霞。
马头搀岸斗,燕尾泊船齐。
风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
逢人多楚语,问客煮吴鸡。
难觅枚皋宅,仓葭处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