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于杯。

定知有口能嘘沫,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每年秋天收获稻米,还得卖螃蟹换钱,二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蟹壳内满是鲜红的脂肪,像髓一样丰满,青色的壳比杯子还要大。
肯定知道它们有喷水的本领,别信它们对雷声毫无畏惧。
幸运的是,我和陆机这样的朋友常常见面,分享这些美食,不会嫌弃对方的猜测。

注释

年年:每年。
江蟹:江边的螃蟹。
二月:农历二月。
何处来:从哪里来。
红膏:红色的脂肪。
肥似髓:像髓一样肥美。
贮盘:装在盘子里。
大于杯:壳比杯子还大。
能嘘沫:会喷水。
无心:指蟹对雷声的反应。
畏雷:害怕雷声。
陆机:古代诗人陆机,这里比喻亲密的朋友。
熟:熟悉。
吴味:江南风味。
嫌猜:嫌弃猜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通过对活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年年收稻卖江蟹”点出蟹的来源,每年秋天收获稻谷的同时,也期待着江蟹的美味。次句“二月得从何处来”则以疑问表达对早春时节蟹的惊讶,暗示了蟹的生长周期。

“满腹红膏肥似髓”形象地描绘了蟹黄的丰盈,比喻其鲜美如髓,令人垂涎。“贮盘青壳大于杯”进一步刻画蟹的外观,青壳硕大,盛在盘中犹如大杯,视觉效果生动。

“定知有口能嘘沫”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蟹虽无言,但其生命力旺盛,仿佛能喷出泡沫。“休信无心便畏雷”则借蟹的生存本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即使看似无心,也要坚韧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两句“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吴正仲的深厚友谊,他们共享美食,无需猜忌,彼此信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蟹这一寻常物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友情之深。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二月五日雪

二月狂风雪,寒威晓更加。

省闱轻妒粉,苑树暗添花。

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纻麻。

冻吟谁料我,相与赌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入满浦

马头搀岸斗,燕尾泊船齐。

风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

逢人多楚语,问客煮吴鸡。

难觅枚皋宅,仓葭处处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

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

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

谁知广文直,桃簟冷于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