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杂诗(其二)

而今潘鬓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

挟弹何心惊共命,抚柯底苦破交枝。

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

莫把鹍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感旧杂诗(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情感深沉,意蕴丰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而今潘鬓渐成丝”以“潘鬓”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如今岁月流逝,两鬓斑白的苍老景象,暗含着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接着“记否羊车并载时”,则将思绪拉回往昔,回忆起与某人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挟弹何心惊共命,抚柯底苦破交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挟弹”、“惊共命”、“抚柯”、“破交枝”等意象,表达了对曾经友情或爱情中的误会、伤害的反思与痛苦。诗人似乎在自责,也或许是在对过去的自己进行道德上的拷问,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和无奈。

“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以“馨风柳”、“烟花”等自然景象为喻,寄托了诗人对往日情感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其中,“伤思曼”和“恼牧之”分别表达了对思念的痛苦和对现实的困扰,情感复杂而深刻。

最后,“莫把鹍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在回忆中沉溺,以免因过度思念而憔悴不堪。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的劝勉,也是对读者的启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留恋过去,同时也要学会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爱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感旧杂诗(其三)

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

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感旧杂诗(其四)

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

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

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

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丽亭(其一)

书疏经年阔,乡关其远天。

遥知一桥下,时泊五湖船。

湘草已堪折,塞鸿何处边。

飘零吾分定,愁煞路三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丽亭(其二)

君问长沙地,荒时尔未经。

迎神犹故曲,赋鵩尚空庭。

魑魅天南产,文章地下灵。

忧生兼吊古,那不鬓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