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次仲致政

縠水柯山隔几年,又来辇毂拜云天。

东西南北任造化,甲乙丙丁皆宿缘。

老境精神惟坐卧,故居松竹想清妍。

岂如溪上木中子,日饮溪光今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流水青山隔了数年,再次来到京都拜谒天颜。
无论东西南北任由自然安排,甲乙丙丁都是前世因缘。
如今老去只剩坐卧,怀念故居的松竹,想象它们依然清雅美好。
怎比得过溪边林中的隐士,每日饮用溪水,仿佛已成地上的神仙。

注释

縠水:形容水面如细薄的丝绸,代指流水。
柯山:有树木的山。
辇毂:古代皇帝出行乘坐的车子,这里指京都。
云天:天空,比喻朝廷或高位。
造化:自然。
甲乙丙丁: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纪年,这里泛指人事。
宿缘:前世的缘分。
老境:老年。
精神:精力。
清妍:清秀美丽。
溪上木中子:溪边的隐士,木中子可能指竹子或树木。
地仙:传说中的住在人间仙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赠给友人李次仲致政时所作,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首句"縠水柯山隔几年",通过"縠水"和"柯山"两个意象,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多年的时空距离,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又来辇毂拜云天",写诗人再次来到京城,见到李次仲,表达出重逢的欣喜。

"东西南北任造化,甲乙丙丁皆宿缘",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无常,朋友间的缘分无论远近都是命中注定。"老境精神惟坐卧",描述了李次仲晚年的生活状态,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依旧。"故居松竹想清妍",通过赞美友人家中的松竹,寄寓了对友人清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如溪上木中子,日饮溪光今地仙",以夸张的手法,将友人比作溪边悠然自得的"木中子",过着如同地仙般的日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深深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赠灵隐老

一笑相逢语上方,水云旂迹觉清凉。

未论方丈葛藤话,且喜斋厨蔬笋香。

闲拄瘦筇随意立,却愁款段入城忙。

宿山更作他时约,枕簟茶瓜冷不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胡珵隐君

星聚西豪里,人谁识少微。

忘怀卷外少,此道眼中稀。

笔墨腾瀛禁,图书动衮衣。

趋风忻并世,一语欲清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闻人子进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祇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之回

卫骑绝沙漠,前驱过玉门。

云旗梢月窟,辇道属乌孙。

万国森环卫,三灵骇骏奔。

声容同日月,威德被乾坤。

巡狩知无外,蛮戎识至尊。

何当鸣警跸,高会宴昆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