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同省斋直轩郊游直轩有诗次韵是日又值寒食节

韶光又是二分过,日月如梭可奈何。

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

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

祇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时光飞逝,日月匆匆。
面对美景,我却写不出新的诗篇,饮酒的量也比往常减少了。
清明和修禊这两个节日恰巧在同一天,柳絮纷飞,落花随流水消逝。
我担心天气阴晴不定,明天即使有兴致,也可能错过美好的时光。

注释

韶光:春天。
二分过:过去一半。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
奈何:无可奈何。
对景:面对美景。
新意少:写不出新诗。
持杯:饮酒。
量减:减少。
禁烟:清明节。
修禊:古代习俗,于春季到水边举行祭礼。
偶同日:恰巧在同一天。
落絮飞花:柳絮飘落,花朵凋零。
逐逝波:随流水消逝。
祇恐:只怕。
阴晴天不定:天气变化无常。
明朝:明天。
蹉跎:错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郊游情景,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自然美景的感慨。开篇“韶光又是二分过”,韶光指春光,二分过意味着时间流逝已过半,表现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紧接着,“日月如梭可奈何”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主题,日月如梭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则是说面对美景,诗人的创作灵感不如往昔丰富,但饮酒却比过去更多,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现实某种不满或无奈的情绪。

“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中,“禁烟”指的是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不燃火煮食;“修禊”则是指清明时节祭祀祖先的活动。诗人将这些活动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了对时间流失和生命易逝的感慨。

最后,“祇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即使有兴趣去做某事,也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这里的“蹉跎”形容行动迟缓或犹豫不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美景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赵相公(其二)

彻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

搜罗景象画多趣,抖擞襟期诗几篇。

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

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赵相公(其一)

天教古歙巧遭逢,和气薰蒸蚕麦丰。

重见龚黄宣德化,再生韩柳振文风。

万间广厦人人共,千里明蟾处处同。

端的相门还拜相,鲁公行即继周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疏斋卢按察(其一)

歙境争先睹使星,玉川风致是前生。

壮怀学富五千卷,明月光分十一城。

吏立寒冰惊号令,民沾和气乐耘耕。

政声久彻宸旒听,行看金瓯覆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怀

检点头颅发半丝,老来刬地费支持。

技缘冷淡知音寡,事每差池赋命奇。

一暴十寒良可叹,三平二满且随宜。

杜门懒出过从少,自录唐诗旋课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