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绣衣奉敕阅试边关事竣回朝送别

齐鲁同游忆昔年,偶闻皇命遣巡边。

帐前弓剑三军月,台下风霜五月天。

正喜鹭车来赫赫,忽看驰马去翩翩。

中原莫道无争战,却恐狼星未改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曹绣衣奉命巡视边疆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深沉的思考。首联“齐鲁同游忆昔年,偶闻皇命遣巡边”以回忆起昔日与友人一同游览齐鲁之地的场景开始,巧妙地引出主人公因皇命而不得不离开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颔联“帐前弓剑三军月,台下风霜五月天”运用了典型的边塞诗意象,将主人公巡视边疆时的场景生动展现出来:帐前士兵持弓佩剑,月光如水;台下则是风霜交加的恶劣天气,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环境的艰苦与战士们的英勇。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边防战士的艰辛与忠诚。

颈联“正喜鹭车来赫赫,忽看驰马去翩翩”则在情感上产生转折,从巡视边疆的紧张氛围中转为对归途的期待与喜悦。鹭车代表的是归来的荣耀与欢欣,驰马则象征着行进的速度与效率。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在完成任务后内心的轻松与满足。

尾联“中原莫道无争战,却恐狼星未改弦”则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在表面看似和平的中原大地,实际上仍存在着潜在的危机。诗人借用“狼星”这一象征,暗指可能存在的外患或内部隐患,提醒人们不可掉以轻心,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巡视边疆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战士的英勇,更蕴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思与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09)

王云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大同巡抚石邦秀作怀牧堂

南北风尘几别离,边头频喜雁来时。

百年部落阴山雪,千帐貔貅上将麾。

号令文章才不浅,笑谈樽俎句还奇。

极知大勇非真怯,怀牧堂高系我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祀陵礼毕归宿野寺次陈西潭韵

归途奔走尽如狂,我亦从朝至夕阳。

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

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

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德华杭州游西湖

把酒同登山外楼,海天风雨净初收。

彤霞晚接芙蓉水,娇鸟春随歌舞舟。

鱼蟹行边皆可买,园亭到处不嗔游。

东南胜地西湖景,暂得逍遥一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大同城楼次威宁伯韵

水落阴山万里秋,题诗我独后登楼。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

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