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促膝一开颜,衮衮言有味。

或叹季路宜,或语伯夷是。

各怀忠义心,要终岂同异。

我实疏贱躯,政治未使试。

预兹高古谈,懦志生勇气。

明当馔汤饼,疾雨晦天地。

一日不见君,何止如三岁。

口腹尚乖期,荣华可推类。

嗟嗟勿复问,安恬固无愧。

形式: 古风

翻译

邵杜两位贤良的官员相遇,彼此都想借酒浇愁。
他们促膝长谈,言辞恳切,意味深长。
有的感叹季路的行为适宜,有的则认为伯夷的品德高尚。
各自怀揣忠诚和道义,但最终的目标并无分歧。
我本是个身份低微之人,政事还未让我有所施展。
参与这样的高雅交谈,使我懦弱的心志也生出勇气。
明天我们将享用美食,但天气却如同疾风骤雨般昏暗。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多么深切的思念。
即使饮食不如预期,荣华富贵之事也能以此类推。
不要再问了,我内心安宁,无愧于心。

注释

沾醉:借酒浇愁,喝得微醺。
衮衮:连续不断,形容言辞流畅。
季路:孔子弟子,以忠诚著称。
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以清高自守闻名。
疏贱躯:地位卑微,身体平凡。
懦志:软弱的意志。
馔:烹煮食物。
晦:阴暗,昏暗。
乖期:不合时宜,不按期。
荣华:荣华富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邵杜二良守在雨后相聚的喜悦,他们促膝交谈,互相激励,各自怀揣忠义之情,尽管诗人自己并未涉足政事,但通过这样的高雅对话,他的懦弱之志也生出了勇气。他们约定明日共进美食,即使天气转阴,也未能减少他们的友情。诗人感叹,即使一时不能相见,也感觉像是分别了多年。他以口腹之欢和荣华为例,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最后劝慰朋友不必再问,他们的心境安恬,无愧于自己的选择。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二)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于诗,我发实种种。

而后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嘷,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一)

我居西北地,秋无东南风。

木脱不塞望,高台空九重。

音尘安可得,鸿雁鸣霜中。

日看紫苔生,乃见三经穷。

一闻离骚篇,写尽楚客胸。

胸怀如宝匣,夜夜吼生铜。

形式: 古风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形式: 古风

依韵和武平苕霅二水

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霅。

南郭复西城,晓色明于甲。

尘缨庶可濯,白鸟谁来狎。

落日潭上归,鱼歌自相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