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春望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

遍草新潮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湖亭的东边极目远眺,远处的船儿无需再返回。
满眼的新草随着潮水落下,天空中大雁成群结队飞来。
芦苇丛中的夕阳余晖即将消失,云层后露出堆积的烟雾。
我更想念那位隐士,他的扁舟如今又在哪里呢?

注释

湖亭:湖边的亭子。
极望:极目远望。
棹:船桨,这里指船。
回:返回。
遍草:满地的草。
新潮落:刚退去的潮水。
连天:遍布天空。
众雁:许多大雁。
残照:夕阳余晖。
云障:云层遮挡。
积烟:堆积的烟雾。
开:显现。
鸱夷子:指范蠡,古代隐士,曾乘扁舟泛游江湖。
扁舟:小船。
安在哉: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湖景的画面,诗人站在湖亭之上,远眺东极,不必回头。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遍地的草丛中新生的绿意随潮水流动而轻轻摇曳,连绵不断的雁队从天边飞来。

诗人细腻地描写了日落后的景色,芦洲上的阳光已然消逝,只剩下残留的余晖。云层中积聚着烟霭,这些自然元素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处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之士鸱夷子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拥有一个平静安稳的小舟,在这春意盎然的湖光山色中寻找到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烂柯山

步步出尘氛,溪山别是春。

坛边时过鹤,棋处寂无人。

访古碑多缺,探幽路不真。

翻疑归去晚,清世累移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舜城怀古

禅禹逊尧聪,巍巍盛此中。

四隅咸启圣,万古赖成功。

道德去弥远,山河势不穷。

停车一再拜,帝业即今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落第后寄江南亲友

古巷槐阴合,愁多昼掩扉。

独存过江马,强拂看花衣。

送客心先醉,寻僧夜不归。

龙钟易惆怅,莫遣寄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