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孺人挽词

叹息闺房秀,霜摧鬓未华。

女功丞相念,妇道里人嗟。

石窌脂田废,涛江粉旐斜。

西风看花泪,寂寞小窗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感叹闺房中的才女,青春被严霜摧残还未显华发。
丞相怀念女子的手艺,乡亲们也为妇女之道而感慨。
昔日采脂的石坑荒废,江边的粉幡歪斜。
在秋风中看着花朵,泪水涟涟,小窗内更显寂寞。

注释

叹息:表示遗憾或哀叹。
闺房:女子的内室。
霜摧:形容岁月催人老。
鬓未华:头发尚未斑白。
女功:女性的手工艺或技能。
丞相:古代高级官员。
妇道:妇女应有的品行和规矩。
里人:乡邻。
石窌:古代采集油脂的石坑。
脂田:产油的地方。
废:荒废,废弃。
涛江:波涛汹涌的江面。
粉旐:白色丧幡,用于丧事。
西风:秋风。
看花泪:因感伤而落泪。
寂寞:孤独,冷清。
小窗纱:窗户上的薄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悼念汤孺人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其才情与品性的怀念。首句“叹息闺房秀”描绘了汤孺人的出众才华和闺中淑女的形象,然而“霜摧鬓未华”则暗示了她的早逝,让青春未展的美丽未能持久。接下来,“女功丞相念”赞扬了她的贤良淑德,连丞相也为之动容;“妇道里人嗟”则体现了她在民间的好名声。

诗中“石窌脂田废,涛江粉旐斜”运用了象征手法,石窌(古代女子采脂之地)和脂田废弃,暗指她的青春不再,涛江边的白色丧幡(粉旐)倾斜,更显凄凉。最后两句“西风看花泪,寂寞小窗纱”,通过西风中的落花和窗纱的寂寞,渲染出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汤孺人离世后空寂生活的深深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汤孺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她的人生轨迹和诗人对她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臣恭和御制晚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天威臣无任战惧俟罪之至

宸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

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舟行忆永和兄弟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美司书赋生玳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为席上珍。

剩买鱼盐便尔性,閒随龟鹤称吾真。

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生日用旧岁韵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

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

霖雨正宜苏大旱,清风未可作闲人。

一杯安足为公寿,看饮思堂万斛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