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处本恬淡,得失诚酸辛。
婆娑鬓渐秋,天地一閒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的《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七)喜老堂》。诗中以淡泊的心态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表达了对老年的喜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生处本恬淡”,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淡然,认为生命之初就应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得失诚酸辛”,接着诗人道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去体味和面对。
“婆娑鬓渐秋”,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鬓发渐白,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天地一闲人”,最后,诗人自称为天地间的一个闲散之人,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法门建章富,法幢空处成。
于此下一则,浮云涴太清。
秾薰知见林,燕坐观物化。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
胸中炯明月,一照万缘空。
蝉蜕云霄表,堕地为儒宗。
夫君活国手,爱此隐仙字。
行再出刀圭,可使民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