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心渔挽诗

心渔先生不可见,尚忆吹箫卧草堂。

垂纶老作江潭客,得姓元从吴越王。

贫病一生心自足,云山千里兴难忘。

更闻治命真堪纪,人世空矜石椁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挽诗《钱心渔挽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通过对逝者钱心渔的追忆,展现了其生前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首联“心渔先生不可见,尚忆吹箫卧草堂”,开篇即以“心渔”这一雅号点出逝者的独特气质,同时通过“吹箫卧草堂”的想象场景,勾勒出钱心渔隐逸生活中的诗意与宁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颔联“垂纶老作江潭客,得姓元从吴越王”,进一步描绘了钱心渔晚年的生活状态——垂钓于江边,仿佛是古代帝王的后代,暗含着对钱氏家族历史的追溯,以及对其生活情趣的赞美。

颈联“贫病一生心自足,云山千里兴难忘”,揭示了钱心渔即便在贫困与疾病中度过一生,内心仍感到满足,对云山之美的向往与回忆难以忘怀,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尾联“更闻治命真堪纪,人世空矜石椁藏”,则表达了对钱心渔生前品德与治学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生命价值远超过物质财富的积累,即使在死后,其精神与智慧也值得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钱心渔的缅怀之情,不仅赞美了他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还高度评价了他的品德与学术成就,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深情的悼念之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一)

阴风吹陇麦芽纤,岁尽玄冥令更严。

园圃未春先缀蕊,乾坤如海欲生盐。

不妨积处堪高卧,预想晴来好曝檐。

纵是未能坚作玉,渐看冰柱已垂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二)

大地文章散缟纤,小堂风物倍清严。

洒来竹里迷人径,积向岩前讶虎盐。

但使晓寒欺短褐,独宜久影泛虚檐。

琼花柳絮皆无用,谁拟新词一斗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三)

寒江我亦弄纤纤,岂是羊裘人姓严。

履处幸不露足趾,啮余真觉厌酸盐。

紫云黄竹千年调,白屋朱门一样檐。

高岫尽教遮盖尽,物情元自碍孤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四)

寒皋白草尚余纤,墐户村村似戒严。

飞舞千峰山吐练,妆成几树木蒸盐。

病多消渴宜调茗,老巳捐书莫映檐。

强欲摛毫追小谢,词锋久避六朝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