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

苍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人间百姓仰望天神,轻易祈求你的恩典能改变大地。
你手持绣斧飞升天际,首先传达的丹书已至浙江沿岸。
学子不必再受奴役之苦,官职岂能输给服劳役的税款。
我虽惭愧于支离破碎的回报,但还是愿意击鼓庆祝,享受天伦之乐。

注释

苍生:百姓。
下土:人间。
天仙:天神。
乞:祈求。
君恩:你的恩典。
易地:改变大地。
绣斧: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聿来:飞升而来。
霄汉:天空。
丹书:重要的文书。
浙江边:浙江地区。
学徒:学子。
免隶:免除奴役。
夫征法:服劳役的法律。
官品:官职。
宁输:岂能输给。
户役钱:服劳役的税款。
愧死:深感惭愧。
支离:支离破碎。
疑效报:怀疑的回报。
不妨:不妨碍。
鼓筴:击鼓庆祝。
乐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君恩的渴望。诗人用“苍生下土”来形容世间的苦难,用“乞得君恩易地然”表现了对超脱尘世、获得神仙之恩的愿望。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这两句描写的是仙界降下来的祥瑞,通过绣斧(一种传说中的神器)和丹书(可能是指天书或神书),预示着吉祥的信息首先到达了浙江一带。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制度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了希望减轻学子们的负担,以及对于公平官职选拔和减少赋税的期盼。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自白与抒情,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报答某种恩情的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乐观态度,享受天赋之年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不公平制度的批判。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一)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文山先生

坐对烟煤冷麝脐,一窗风雨懒幽栖。

蚕丛国破鹃啼血,王谢堂空燕落泥。

华表有时归老鹤,桃都何处听天鸡。

十年往事俱尘土,莫上扬州唱竹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方大山寄韵

老去庄陵一钓竿,钓鱼犹胜乞粗官。

十年事业閒中过,千载功名死后看。

往事危枰休下著,交情枯木独知寒。

相逢一笑双蓬鬓,还倩何人斲鼻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方山房韵寄李郎中

世路悠悠水上萍,相看谁与眼长青。

千年彝鼎观勋业,一代图球见典型。

谩道石能生白璧,自知竹已化青宁。

绝怜驿路梅花句,肯落空江杜若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