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璛登山诗韵

层台凌空青,盘距亦非隘。

偶兹寄玄想,高朗足所快。

繁条翳青阴,双林俨相带。

灵鳌峙云中,疏钟起天外。

于以干景精,于以聆梵呗。

焉知澒洞间,适与意相会。

在在山之阳,凝飔振行旆。

月出湖水明,云澄楚山碧。

凉飙动地来,苍茫思何极。

遐哉金银阙,台构越千尺。

彤霞湛昭回,白羽仰飞历。

重游感迟莫,胜赏谐今昔。

云胡穹壤中,而为物所役。

眷兹澹夷犹,得酒聊自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层台凌空青”,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盘距亦非隘”,虽是险峻之地,却也宽阔无垠,引人遐想。

“繁条翳青阴,双林俨相带”两句,通过繁茂的枝叶和并排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接下来,“灵鳌峙云中,疏钟起天外”则将视线拉高,描绘出云海之上,一只神龟静立,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氛围。

“于以干景精,于以聆梵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感悟,认为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相互映照,如同聆听梵音般纯净。接下来,“焉知澒洞间,适与意相会”则是对偶然相遇的惊喜与感慨,表明了心灵与自然的契合。

“在在山之阳,凝飔振行旆”描绘了山风拂过,旗帜飘扬的场景,既有动感又不失宁静。随后,“月出湖水明,云澄楚山碧”通过月光、湖水、白云、青山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凉飙动地来,苍茫思何极”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最后,“遐哉金银阙,台构越千尺”将目光投向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彤霞湛昭回,白羽仰飞历”则描绘了霞光与飞翔的鸟儿,象征着光明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习静斋为镏秀才赋

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

兰苕媚景光,靡靡安足荣。

若人达至理,冲然弥自贞。

汎览頫仰间,端居念虑清。

终然得所适,放歌南山行。

南山佳游遨,亦足畅幽情。

凉风吹衣裳,流泉濯冠缨。

乐哉忘岁年,焉知外物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

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

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

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种蔬人

种蔬不满畦,畦大蔬亦长。?瓠荂修条,韭薤被腴壤。

耘耔励昕夕,灌溉益培养。

新苗抽露茎,巨叶覆云掌。

生意日已敷,辟土日已广。

沟浍渐疏豁,螟螣在祛攘。

靡靡充盘盂,稍稍积瓶盎。

乃知天地间,服力足有仰。

苟不苦心志,胡能奉馀飨。

为尔罄空言,聊以寄幽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梁氏偕老诗卷

在昔有夫妇,隐居随岩巅。

饥食岩中芝,渴饮岩下泉。

一朝化双鹤,飘飘上九天。

蹇予好事者,览兹怀古先。

迩来安宜生,叙述梁氏贤。

交游崇信义,举指节周旋。

雍容家室间,琴瑟协鸣弦。

宾客敬相待,子孙罗其前。

秋霜照白发,消遥各忘年。

世虑素超越,一日同弃捐。

乡里悉惊羡,诗赋多流传。

我思人之死,渺如风中烟。

偕欢尚莫遂,偕老难必然。

王国道化行,仁风被八埏。

俾民生无虞,俾民死获全。

我歌汝坟章,再赓偕老篇。

一为梁所重,一为圣所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