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迈心境的平和与超然。"年老心闲无外事"表达了诗人到了晚年,心无杂念,对世俗之事已不再挂怀。"麻衣草座亦容身"则是说,即便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坐于草席之上,也能感到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说明诗人与他人相遇时,都会劝诫对方早日辞去官职,过上平静的生活。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选择了隐居山林,与世隔绝,很少能够看到行人。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生活的情怀,是对传统士大夫追求功名利禄的另一种生活态度的写照。
不详
本姓汤氏。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垂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