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徐广叔四问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孩童离家修行无须排名次,跟随师父乞讨食物无需称呼姓名。
怎敢在长沙谈论年龄几何,只知生于甲子年的绛老人。

注释

童子:指年幼的修行者。
出家:离开家庭投入宗教生活。
第行:排名或顺序。
师:师父,指导修行的老师。
乞食:化缘,向人求取食物以维持生活。
遣称名:不需要报上名号。
长沙:地名,这里代指世俗社会或某地。
论年几:讨论年龄多大。
绛老:指高龄而有智慧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位长者。
惟知:只知道。
甲子生:生于甲子年,甲子是中国干支纪年法的第一个,这里泛指具体的出生年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澈的作品,名为《荅徐广叔四问》。诗中描绘了一位年幼出家的僧童随师行乞食的情景,其无忧无虑,与世俗的计较相去甚远。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僧童与世间儿童的不同。一般儿童在家中有固定的排行,而僧童则是随着师父四处游历,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只是在求食时被称呼以区分。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这里的“长沙”指的是唐代名僧长沙祜,表达了诗人对其不敢与之论及年龄的敬意。而“绛老”则是对一位年迈之人的尊称,“甲子生”暗示这位长者出生于甲子年,即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某一年份。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佛教中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的宗教情怀,以及对僧童纯真生活状态的描绘。

收录诗词(20)

灵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姓汤氏。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 字:源澄
  • 籍贯:越州会稽(今绍兴)
  • 生卒年:746~816

相关古诗词

闻李处士亡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垂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

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

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初到汀州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

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

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

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

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

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綵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