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丙午秋和筱石咏别原韵,作于苏署

梧院风多,蕉窗雨过,无端又动离愁。

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

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恨悠悠。

往事思量,心若悬钩。

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

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

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和清讴。

剔尽银釭,听断更筹。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梧院风多,蕉窗雨过”,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内心的波动与离愁的弥漫,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无端又动离愁”直接点明主题,离愁在不经意间再次涌上心头。

“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进一步深化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比喻为难以解开的千丝万缕,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纷繁复杂。接下来的“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表达了对女子英姿的怜惜以及对过往尘世杂念的放下,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情感境界。

“恨悠悠。往事思量,心若悬钩”则通过“心若悬钩”这一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紧接着的“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则是对别后时光的计算与对对方的关怀,体现了深情厚谊。

“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一句,将空间的距离与情感的隔阂巧妙结合,强化了离别的苦楚。最后,“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永恒的向往,同时又意识到人生短暂,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和清讴。剔尽银釭,听断更筹”以音乐与时间的流逝作为结尾,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2)

许禧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怀女

静掩晶帘,斜依冰簟,听他雨雨风风。

照壁书灯,宵深泪眼朦胧。

吴头越尾扁舟发,却年年、几度悤悤。镇惺忪。

远隔仙凡,欲见无从。

忆儿苦况言难尽,剩幼时遗物,怕检函封。

凭遍篷窗,愁生山色溟濛。

此情何日方能慰,只除非、梦里寻踪。暂相逢。

膝下承欢,聊解悲衷。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咏红白梅

赤若丹砂,洁如美玉,窥来密密疏疏。

斜插横枝,其中静趣偏殊。

愁肠流水抛还转,却输他、雅意纾徐。尽林逋。

香影描摹,一例横铺。

孤高不与群芳共,倚寒窗伴我,清夜愁余。

点额宫妆,笑他日久容枯。

琼姿耐得春光半,惜残红、欲埽难除。嫩凉初。

飘泊怜渠,明月前锄。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怀女

幻境茫茫,前尘寂寂,连宵梦也无踪。

岁转星回,惟听爆竹声中。

最难抛却心头事,望仙山、缥缈云濛。叹飘蓬。

憔悴形容,两耳龙钟。

不知何日方归也,盼儿曹鸾辇,早驾长空。

膝下承欢,晨昏奉母琼宫。

从今可与天同寿,岂恋他、世俗尘封。五更风。

欹枕思伊,寂寞帘栊。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南乡子.山中营葬,怀女

寂寂听更长。调尽残灯傍小窗。

恐入绣衾眠不稳,凄凉。且执乌丝写数行。

何故没商量。瑶岛催归太觉忙。

病体渐增双鬓白,堪伤。风弄冰檐泪结肠。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