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咏红白梅

赤若丹砂,洁如美玉,窥来密密疏疏。

斜插横枝,其中静趣偏殊。

愁肠流水抛还转,却输他、雅意纾徐。尽林逋。

香影描摹,一例横铺。

孤高不与群芳共,倚寒窗伴我,清夜愁余。

点额宫妆,笑他日久容枯。

琼姿耐得春光半,惜残红、欲埽难除。嫩凉初。

飘泊怜渠,明月前锄。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咏红白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白梅花的独特魅力。开篇“赤若丹砂,洁如美玉”,以丹砂和美玉比喻梅花的颜色与质地,既突出了梅花的鲜艳与纯净,也暗示了其珍贵与高洁。接着,“窥来密密疏疏”则描绘了梅花在枝头错落有致的排列,既有紧密相连的密集感,也有疏朗空灵的意境。

“斜插横枝,其中静趣偏殊”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姿态之美,斜插的枝条与横枝的布局,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梅花一种独特的静谧之趣。接下来,“愁肠流水抛还转,却输他、雅意纾徐”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流水,表达了一种流转不息、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也赞美了梅花所蕴含的高雅情操。

“尽林逋。香影描摹,一例横铺”提到林逋,这位宋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爱梅著称,此处借林逋之名,表达了对梅花香气与形态的描绘,以及对梅花横铺于地的景象的欣赏。接着,“孤高不与群芳共,倚寒窗伴我,清夜愁余”描绘了梅花独立于世、不与世俗同流的情态,它在寒冷的夜晚陪伴着诗人,带来了清冷而深沉的思绪。

“点额宫妆,笑他日久容枯”则以宫妆形容梅花的美丽,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展现出梅花虽经岁月洗礼,仍能保持其娇艳与生命力。最后,“琼姿耐得春光半,惜残红、欲埽难除”赞美了梅花即使在春光中也保持着其纯洁与坚韧,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敬仰之情。“嫩凉初。飘泊怜渠,明月前锄”则以初秋的凉意和月下的锄头,寄托了对梅花命运的同情与关怀,整个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2)

许禧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怀女

幻境茫茫,前尘寂寂,连宵梦也无踪。

岁转星回,惟听爆竹声中。

最难抛却心头事,望仙山、缥缈云濛。叹飘蓬。

憔悴形容,两耳龙钟。

不知何日方归也,盼儿曹鸾辇,早驾长空。

膝下承欢,晨昏奉母琼宫。

从今可与天同寿,岂恋他、世俗尘封。五更风。

欹枕思伊,寂寞帘栊。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南乡子.山中营葬,怀女

寂寂听更长。调尽残灯傍小窗。

恐入绣衾眠不稳,凄凉。且执乌丝写数行。

何故没商量。瑶岛催归太觉忙。

病体渐增双鬓白,堪伤。风弄冰檐泪结肠。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醉太平.又

巍巍冢青。山烟墓昏。怜他两女棺横。又纷纷泪痕。

松阴柏阴。离离草生。人身等是浮萍。问那时梦醒。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高阳台.季春赴杭埽墓,舟次咏别

桃院愁多,莲街梦短,朦胧又到天明。

乍启愁眸,炉香犹带余馨。

满窗红日啼檐鹊,听声声、只报春晴。感飘零。

一叶扁舟,万念皆冰。

离怀欲说偏难尽,但黯然无语,脉脉含情。

甫发行装,愁添眉角云生。

沿堤柳色随风舞,最怪他、惯送征程。暮天青。

何处琼山,仙阙珑玲。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