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道中

夹道柳梢长,竹桥风影凉。

行人残照里,归路白云旁。

泉浅带土味,岩深闻草香。

到家花已尽,杏颊拥枝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道路两旁的柳树梢头生长繁茂,竹桥在风中摇曳,带来丝丝凉意。
在落日余晖下,行人走在归途,身边是飘渺的白云。
泉水清澈,带着泥土的气息,山岩深处传来青草的香气。
回到家时,却发现花儿已经凋零,只有杏树的枝头还残留着一抹黄色。

注释

夹道:道路两旁。
柳梢:柳树梢头。
竹桥:竹制的桥。
风影:风吹过桥的影子。
凉:凉爽。
行人:行走的人。
残照:落日余晖。
归路:回家的路。
白云旁:白云缭绕。
泉浅:泉水清澈。
土味:泥土的味道。
岩深:山岩深处。
草香:青草的香气。
花已尽:花儿已经凋谢。
杏颊:杏树的果实。
枝黄:枝头残留的黄色(可能指杏子或落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淮西道中的情景。首句"夹道柳梢长"展现了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枝条垂长,营造出清幽的氛围。"竹桥风影凉"进一步描绘了竹桥下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夏日的炎热,留下一片清凉。

"行人残照里"写出了诗人在夕阳余晖中行走,孤独而悠闲。"归路白云旁"则暗示了道路蜿蜒,白云相伴,增添了旅途的诗意。接下来两句"泉浅带土味,岩深闻草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沿途自然环境,泉水清澈,带着泥土的气息,山岩深处则飘散着青草的香气。

最后两句"到家花已尽,杏颊拥枝黄"以景结情,诗人到家时发现花儿已经凋零,只有杏树的枝头还残留着一抹黄色,象征着春天的尾巴,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淮西道中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淡淡的乡愁。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清明郊外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

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鞦韆人未归。

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

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宝钉万数拥寒枝,寂寞幽香蝶亦稀。

未把玉栏移得去,直须翠帽插将归。

定逢野客寻常折,忍逐秋风取次飞。

好备一尊相就饮,醉来从遣露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野步

留著云扉尽晚关,穿林踏破紫苔斑。

虹蜺渴雨欲下涧,魍魉避人还入山。

石觜露烟孤历刺,溪腰缠草绿湾环。

野僧有意待明月,独倚一筇松竹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雪中梅

腊雪欺梅飘玉尘,早梅斗巧雪中春。

更无俗艳能相杂,惟有清香可辨真。

姑射仙人冰作体,秦家公主粉为身。

素娥已自称佳丽,更作广寒宫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