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阳岐西峰僧

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

闲忆高窗外,秋晴万里空。

藤阴藏石磴,衣毳落杉风。

日有谁来觅,层层鸟道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夕阳余晖映西峰,向东流洒过飞鸿。
静思高窗旧时光,秋日晴空万里长。
藤蔓阴影遮石阶,衣衫细毛随杉风轻飘。
每日何人来探访?只在鸟道层叠中。

注释

西峰:西方的山峰。
残照:夕阳的余晖。
东:向东。
瀑布:水流从悬崖陡壁上跌落的现象。
洒:散落,散布。
冥鸿:高空中的鸿雁,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人。
闲忆:悠闲地回忆。
高窗:高处的窗户,也可能指视野开阔的窗户。
秋晴:秋天晴朗的天气。
万里空:形容天空极其辽阔,没有边际。
藤阴:藤蔓投下的阴影。
藏:遮蔽,隐藏。
石磴:石阶,石头铺成的台阶。
衣毳:衣服上的细毛,这里可能形容衣衫随风轻动的样子。
落杉风:杉树间的风,带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日有:每日,平时。
谁来觅:有谁会来寻找。
层层:一层又一层,形容道路的曲折多变。
鸟道: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险峻小径,比喻极为偏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淡泊心态。

"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 这两句写的是夕阳落在西边的山峰上,金光散落,似乎要穿透那深远的云雾,而瀑布如同丝缕般细长,下落如同仙境中的仙乐。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精妙捕捉,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闲忆高窗外,秋晴万里空。"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在高窗之下,悠然回忆着什么,那种淡定的情绪似乎与外界的清朗秋色相呼应,万里无云的天空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宽广而平和。

"藤阴藏石磴,衣毳落杉风。" 这两句中,藤蔓下的石阶隐约可见,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衣服上的绒毛随着山间的微风飘落,这种细腻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日有谁来觅,层层鸟道中。" 最后两句则是在询问每天是否有人到访这种幽深的山林,而鸟儿在树木间穿行,似乎在回答着这个问题。这既是对自然界生灵活动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体休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

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

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

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何崇丘员外

门底桃源水,涵空复映山。

高吟烟雨霁,残日郡楼间。

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寻思章岸见,全未有年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吴国西供奉

别来相忆梦多迷,君住东朝我楚西。

瑶阙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鹧鸪啼。

承恩位与千官别,应制才将十子齐。

几笑远公慵送客,慇勤只到寺前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吴国知旧

淮甸当年忆旅游,衲衣棕笠外何求。

城中古巷寻诗客,桥上残阳背酒楼。

晴色水云天合影,晚声名利市争头。

可怜王化融融里,惆怅无僧似惠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