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

青山如君子,悦我非姿媚。

相逢一开颜,便有论交意。

今晨决然去,掺若执我袂。

谓山无见留,此事宁久置。

道边青发翁,下有白玉髓。

斸之龙蛇窟,自足饱吾世。

平生耽幽独,乃若忘朝市。

一官等尘垢,安得败成计。

草堂醉老子,虎溪大开士。

寄语二主人,为留三亩地。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山如同君子,使我心生欢喜,并非因其娇媚姿容。
初次相遇,彼此笑颜相迎,立刻有了结交的意愿。
今早我坚决离去,仿佛握住我的衣袖不放。
他说山不会挽留,这样的事怎能长久搁置。
路边有个白发老翁,他的脚下藏着白玉般的宝石。
他挖掘出藏于龙蛇洞中的珍宝,足以满足我此生的需求。
我一生沉溺于幽静独处,仿佛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官职不过尘土微末,怎能成为我失败的借口。
醉酒的老者在草堂中逍遥,像虎溪的大德僧人。
我告诉两位主人,希望能留下三亩土地给我。

注释

君子:比喻高尚品格的人。
悦:使愉快,使喜欢。
姿媚:娇媚的姿态。
开颜:露出笑容。
论交:交谈,结交。
袂:衣袖。
见留:看见并挽留。
宁:岂,难道。
青发翁:白发老翁。
白玉髓:象征珍贵的宝石。
耽:沉迷,沉溺。
朝市:指尘世,繁华之地。
败成计:失败的借口。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指隐居之处。
虎溪:地名,与高僧有关。
大开士:大德高僧。
三亩地:象征隐居生活的空间。

鉴赏

诗人以青山比喻君子之风范,非靠外表吸引,而是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德行。相遇时一笑开颜,便能感受到深厚的情谊。然而今日却决心离去,仿佛要拉扯着我衣襟不放。诗人认为山无形象可留恋,这事何须久存于心。

道路旁有白发翁,脚踏白玉般的溪石。斧凿龙蛇穴中之木,以此自足够供养一生。平日喜好独处幽居,恍如忘却朝市之喧嚣。一切官位权力皆视为尘土,不值得计较成败。

草堂内醉酒的老者,与虎溪间大度的士人。诗意寄语两位主人,为的是留下那三亩田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出长夏门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形式: 古风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三)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形式: 五言律诗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二)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形式: 古风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