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自福昌之渑池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

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

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崩腾万马群,出没相后先。

虽有貔虎军,顾步安得前。

我观绝塞处,块土万雉坚。

崤渑自古险,秦人有重关。

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

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

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

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

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形式: 古风

翻译

群岗坐落在洛阳西部,如同海浪翻滚起伏。
连绵的山岭在我左侧,层层的山峰挡在我眼前。
采集的景象像野兽跳跃,蜿蜒曲折如同蛇行。
山势向上高耸入云,向下又逼近深邃的深渊。
古老的崖壁突然中断,俯瞰之下令人胆寒。
百丈高的山崖看不见底部,站立之处似岩石般坚固。
登高远望四方边际,眼中只见无尽的平原。
山势如万马奔腾,时隐时现,前后交错。
尽管有如猛兽的军队,面对此景也难以前进。
我观察到绝塞之地,每一块土地都坚固如城池。
崤山渑池自古以来险峻,秦人在此设有重重关隘。
真是天造地设的坚固,谁能撼动这道防线。
和平时期战争停止,大地宁静,村落悠闲。
堆积的山丘广阔无边,农田桑树连成一片。
我生性喜好壮丽景色,凭吊古人常感悲凉。
山川永恒不变,兴盛衰败之事何其多。

注释

群岗:众多的山岗。
洛阳西:洛阳西部。
势若:形势如同。
海浪翻:海浪翻滚。
连岭:连续的山岭。
层阜:层层的山峰。
采如:景象像。
兽腾突:野兽跳跃。
缭若:蜿蜒如同。
蛇蜿蜒:蛇行。
缥缈:高耸入云。
逼重渊:逼近深渊。
毛骨寒:令人胆寒。
雉坚:坚固如城墙。
崤渑:崤山渑池。
重关:重重关隘。
天作固:天造地设的坚固。
扃键:防线。
时平:和平时期。
战伐息:战争停止。
地辟:大地开阔。
村落闲:村落悠闲。
堆阜:堆积的山丘。
耕桑:农田和桑树。
壮观:壮丽景色。
吊古:凭吊古人。
兴废:兴盛衰败。
多端:很多种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山川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自然之力的磅礴。诗人站在高处,俯视下方,那种感觉如同站在巨兽的背上,从容不迫地观赏着周遭的山峦。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这几句开篇即展现了壮丽的景色,群峰如同波涛一般向西延伸,左右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正面则是层叠的高地。这样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而又错综复杂的自然之中。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外高陟缥缈,卻下逼重渊。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这几句则通过对山势的细致描绘,更深入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力量。诗人用“采”、“缭”来形容山势之强悍和蜿蜒曲折,接下来又用“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表达出一种层次感和深邃感,而“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的描写则让人感到山之险峻。

诗中还穿插着一些历史的影子,如"秦人有重关",暗示了这片土地曾经历过战乱与封锁。"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一句,则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古代人民筑关守边壮举的赞美。

最后几句"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则是诗人对当下和平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胸襟,还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沉重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山水诗,通过对山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冬日即事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

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形式: 五言律诗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渊明非无心,似以酒忘忧。

如以药愈疾,未佳宁免忧。

我直好饮耳,与世本悠悠。

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二十)

元子本豪爽,颇复有俗气。

孟嘉亦可人,乃与较权势。

崛强尽百年,究竟成何事。

江左无英雄,汝得免徒隶。

形式: 古风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十九)

秦人焚诗书,意欲遂绝灭。

六经至今存,何曾损毫发。

兴衰有天理,人力自浅拙。

不忧骊山墓,回首遭发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