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归值大风雪

一夜大雪风喧豗,未明跨马城南回。

四方迷惑共一色,挥鞭欲进还徘徊。

旧时崖谷不复见,纵有直道令人猜。

低头抢朔风,两眼不敢开。

时时偷看问南北,但见白羽之箭纷纷来。

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

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

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

虽然外饰得暂好,自觉面目如刀裁。

又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勿改易吾形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舜钦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从城南归来所见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夜大雪风喧豗”,以“喧豗”形容风声之大,渲染出大雪来临前的紧张气氛。接着,“未明跨马城南回”则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之时,独自骑马返回城南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坚韧。

“四方迷惑共一色”,写出了大雪覆盖下世界一片混沌的景象,万物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变得模糊不清。“挥鞭欲进还徘徊”,则表现了诗人试图前行却又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既有对外界环境的畏惧,也有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旧时崖谷不复见,纵有直道令人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熟悉景象的怀念,以及面对新环境的困惑与猜测。接下来的“低头抢朔风,两眼不敢开”,进一步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恶劣条件,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时时偷看问南北,但见白羽之箭纷纷来”,通过“白羽之箭”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诗人似乎在寻找方向,却只能看到雪花不断飘落。

“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雪花比作脂粉和珠玉,既是对雪花美丽形态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被外界装饰后的感受。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与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社会上种种虚伪现象的批判。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诗人认为上天仿佛体恤他的古朴风貌,特意用雪花装饰,让他与众不同。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个性独立的向往。

“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希望保持独特个性的愿望。他担心如果过于追求世俗的“儿女态”,最终会像尘埃一样被遗忘。

“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诗人骑马行走在水中,映照出自己容颜的洁白,如同婴儿般纯净无瑕。这既是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肯定,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虽然外饰得暂好,自觉面目如刀裁”,诗人意识到尽管外表可能暂时得到修饰,但内心的真实面貌依然难以改变,甚至可能会被外界的压力所扭曲。

“又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诗人反思自己的内心是否坚强如铁石,能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真实与柔软,不受外界影响。

“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诗人对世人的虚伪感到嘲笑,同时也对上天的行为表示不解,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批判。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勿改易吾形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欣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并保护自然之美,不要让人为的改变破坏了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出京后舟中有作寄仲文韩二兄弟永叔欧阳九和叔杜二

久居倦京城,归心日倾写。

扁舟理棹楫,已与峻流下。

断岸如崩山,远树若奔马。

回头云间阙,出没见图画。

还家快虽暂,去国伤以乍。

况我二三友,眷恋数返驾。

前夕南巷堤,昨日东城舍。

论精如可收,意密不见罅。

恍惚梦寐中,萧然已相舍。

他人所至乐,惟我气类寡。

迂僻不能镌,往往自嗟骂。

平生居京都,君辈乃知者。

异乡孰与言,救谤定不暇。

柔软众所佳,佞面谁可借。

中怀百忧集,包酿似菹鲊。

身世苦飘浮,岁月不可把。

后期浩难知,高吟但悲洒。

形式: 古风

寄富彦国

自古猾者胡与羌,胡羌相连动朔方。

奸谋阴就一朝发,直欲截割吾土疆。

遣使持书至阙下,四方物论如沸汤。

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彦国感慨请奉使,誓将摧折其锋铓。

受诏驱马出都门,都人走观叹且伤。

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

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宝玉觞。

旆旌威迟还上国,所至观者如倾江。

杖父奔蹶喜出泣,妇女聚语气激昂。

至尊虚怀坐赭床,中人催入见未央。

对久赤日下辇道,翠华影转熏风凉。

归来堂上拜寿母,宾车塞破甘泉坊。

衣尘未涤又出使,往来绝域如门墙。

已知高贤抱器识,因时与国为辉光。

不烦一甲屈万众,以此可见才短长。

彦国本为廊庙器,何祗口舌平强梁。

使之当国柄天下,夷狄岂复能猖狂。

形式: 古风

大风

秋半收穫登郊原,攲侧小屋愁夕眠。

是夜大风拔树走,吹倒南壁如崩山。

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

驱令燃火遍照燎,瓦甓狼藉满我前。

披衣抱枕欲避去,去此乃是旷野田。

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

露坐不免念禾黍,必已刮刷无完根。

六事不和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

昔时大风禾尽偃,上帝盖直周公冤。

方今天子至神圣,惟恐臣下辜其恩。

是何此风乃震作,吹尽秋实伤元元。

有能返风起禾者,亦足表异知所存。

至诚皎洁固不昧,时虽今古同乾坤。

形式: 古风

检书

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

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雨烂百数番,虫食三四筴。

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

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

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

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

诲束俨父师,寒暑怖儿妾。

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怆事涕涔涔,悯时叹??。

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

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

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

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

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

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