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翻译

岸边林花盛开,赋予江面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夜江中的月亮,月光照耀在花丛中,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清澈的石潭之中,这明亮的月光正适宜映照那洗涤纱布的人。

注释

林花:生长在林间的花朵。
发岸口:在江岸边缘绽放。
气色:景象、景色。
动:激发、引发。
江:河流。
新:新鲜、新生。
此夜:今晚。
江中月:悬挂在江水中央的月亮。
流光:流动的、闪烁的光线,这里指月光。
花上春:花丛中洋溢的春意,形容月光照耀下的花丛如春天般明媚。
分明:清晰、分明。
石潭:由石头围成的深水池塘。
里:内部。
宜照:适宜照亮。
浣纱人:正在洗纱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夜江景图。"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写出了初春时节,林中的花朵竞相开放在河岸边,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鲜感受和美好景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更新换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则具体描写了月亮在江水中的倒映,以及它对岸边花朵的照耀。这里强调的是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月光给予花卉的温暖和生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中的景象。"分明石潭"指的是清晰可见的河石和潺潺的溪流,"宜照浣纱人"则是说这种美好的夜色和月光,是适合人在其中沐浴、享受的。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8)

张子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 生卒年:712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沈沈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刺左右膊句

生不怕京兆尹,死不畏阎罗王。

形式:

渔阳将军

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秋醉歌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

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

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

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

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

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

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