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道中遇雨

非干秋色苦,客意自萧条。

谷口玄云恶,关门白露高。

泥涂连远驿,寒雨暗长郊。

谁念征衣薄,西风方怒号。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并非秋色太凄凉,而是旅人内心悲凉。
山谷口上乌云密布,城门附近白露已高悬。
道路泥泞连接远方驿站,寒冷的雨水笼罩着广阔的郊野。
又有谁会怜悯我这身单衣,西风正猛烈地呼啸。

注释

非干:不是因为。
秋色:秋天的景色。
苦:凄苦。
客意:旅人的思绪。
自:自己。
萧条:凄凉、落寞。
谷口:山谷入口处。
玄云:深黑色的云。
恶:浓重。
关门:城门。
白露:清晨的露水。
高:高悬。
泥涂:泥泞的道路。
连:连接。
远驿:远方的驿站。
寒雨:寒冷的雨水。
暗:昏暗。
长郊:广阔的郊外。
谁念:谁会想到。
征衣:旅途中的衣服,通常指军服或薄衣。
薄:单薄。
西风:秋风。
怒号:猛烈地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萧瑟气氛中,途经兴州道时遭遇连绵细雨的景象。诗中的意境是落寞和凄凉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非干秋色苦,客意自萧条" 表达了旅人对于秋天气候变化的感受,内心的寂寞与外界的萧瑟相互呼应。"谷口玄云恶,关门白露高" 描述了雨中的自然景观,云雾弥漫,山谷间的云气显得格外沉重,而关口处的露水则因寒冷而凝结成冰。

"泥涂连远驿,寒雨暗长郊" 写出了雨中道路泥泞,连接着远方驿站的艰难行走,以及阴冷的雨水在郊外延绵不绝。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

"谁念征衣薄,西风方怒号" 是对内心深处的自问,也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慨。在这凛冽的秋风中,旅人的衣衫显得尤其单薄,而那愈发猛烈的西风,更像是对旅人孤独与无助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是一首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再经蒲溪往年避地处

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

往岁忆曾游,径路犹可省。

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山寒竹树疏,岁阴云雾冷。

破屋今已无,荒筠蔓枯颖。

昔人安在哉,经过涕垂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刘谷山

奉令事设险,兹山再经历。

岁暮阴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亚路低,老木参天直。

下瞰穹谷中,众树纷若戟。

或为龙蛇斗,或作熊虎踯。

阴崖不受春,冬带轮囷色。

古苔如绿毛,因依露犹滴。

阴风忽动谷,众籁久方寂。

傥非神物居,定有龙蛇宅。

山阴魏家平,百丈峙绝壁。

战楼摩云霄,武帐侵斗极。

钩援谅无庸,梯冲当弃绝。

虽无墨翟守,天险岂所敌。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抚事既靡愆,微驱谅安惜。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诗成无与言,搔首三叹息。

形式: 古风

吊和靖故居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

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

傍连岚岭秀,面对湖光溢。

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

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形式: 古风

夷陵

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