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其一)

人间波浪胜扬澜,对镜知公有达观。

晚喜骑驴半山去,早曾立马万人看。

平头八秩身逾健,信手千诗兴未阑。

应笑溪翁耽贝叶,但寻破寺访丰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晚年的生活态度与情趣。首句“人间波浪胜扬澜”以波涛汹涌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变。接着,“对镜知公有达观”则点明了这位官员面对生活波折时的豁达心态。

“晚喜骑驴半山去,早曾立马万人看”,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这位官员年轻时的风采与年老后的闲适。年轻时,他或许曾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晚年选择骑驴登山,享受自然之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另一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平头八秩身逾健,信手千诗兴未阑”,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官员虽已年迈,但身体依然健朗,精神饱满,且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应笑溪翁耽贝叶,但寻破寺访丰干”两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溪翁”(可能是指一位隐居的老人)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后者沉溺于佛经(“耽贝叶”)的某种调侃或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够保持独立思考与生活情趣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欣赏,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其二)

袖疏曾将紫闼排,山今排闼送诗来。

试评藜杖为吹火,何似麻衣共拨灰。

濠上鯈鱼真乐也,山梁雌雉信时哉。

只愁驱上蒲轮去,不许笺天强乞骸。

形式: 七言律诗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其三)

老学黔娄已逼真,他年谁解传寒贫。

曾供天老书题目,空守将军醉告身。

山似友于青眼在,世多交绝白头新。

痴儿浪下庞公拜,许作樽前问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司户之任

南州诧说才名早,到手青衫已二毛。

自守冰霜真铁汉,肯淹岁月待珠曹。

遥知玉节将争致,暂掌牙筹莫厌劳。

圣世怜才甄拔易,倚须去著锦宫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用前韵谢桃巷(其一)

清吟思涌似回澜,家数他年比务观。

歌舞丛中知散易,功名纸上要留看。

吹残柳雪寒仍在,数尽花风春欲阑。

好景纵多公不饮,谁论曲糵向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