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坊李太博乞园池诗

宣威十九次高牙,奕叶功臣旧将家。

清世辞荣归里第,白头行乐过年华。

杯盈香醑浮春水,曲度新声出靓花。

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宣威这个地方,第十九次举行盛大的仪仗,显赫家族源自世代功臣和老将。
在清平盛世,他们辞去荣耀返回故乡,年迈之人享受晚年生活。
杯中斟满美酒,如春水般清澈,新曲伴着鲜花绽放而唱。
拥有这样的园林和长寿,子孙满堂,庆祝的喜悦无边无际。

注释

宣威:地名,可能指宣威府。
十九次:指特定的庆典次数。
奕叶:连续几代。
功臣:有功勋的人。
旧将:从前的将领。
清世:太平盛世。
辞荣:辞去荣耀。
里第:故乡宅院。
白头:老年。
香醑:美酒。
春水:春天的清水。
新声:新的曲调。
靓花:美丽的花朵。
如此:如此这般。
园池:园林池塘。
寿:长寿。
儿孙:子孙后代。
庆:庆祝。
无涯:无穷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祥和的家庭景象,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功勋卓著、年迈荣归的老将军。"宣威十九次高牙"表明其在边疆战场上屡建奇功,"奕叶功臣旧将家"则强调了他的家族背景和个人身份。

"清世辞荣归里第"指的是他洁身退隐,不再追求官场上的荣耀,选择了平淡的生活。"白头行乐过年华"形象地表达了老人的心态,即使头发已经斑白,但依然能在平凡的日子中找到快乐。

"杯盈香醑浮春水"和"曲度新声出靓花"则描绘了一幅宴席上的景象,人们围坐饮酒,享受着美妙的音乐与鲜艳的花朵带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春水"和"靓花"更增添了诗中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展现了一幅家庭团聚、子孙满堂的温馨画面。在这片园中,老人在丰富的生命和长寿中享受着天伦之乐,而他的后代们则以他为荣耀,充满了幸福感。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晚年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平淡而真挚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杨郎中新居和尧夫先生韵(其二)

碧瓦朱门将相居,见嵩临洛百家无。

登高此地还能赋,会老他年定入图。

花发四时排步障,鸟鸣终日劝提壶。

何人遇赏偏留赏,逸士清风激鄙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杨郎中新居和尧夫先生韵(其一)

高斋旷望极山川,却顾卑居不值钱。

二室峰峦凝画碧,万家楼阁带轻烟。

春浓缭绕环游骑,地胜依稀寓列仙。

唱发幽人丞相和,当时纸贵洛城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安之六老诗(其一)

六老皤然鬓似霜,纵心年至又非狂。

园池共避何方胜,樽酒相欢未始忙。

杖屦烂游千载运,衣巾浓惹万花香。

过从见率添成七,况复秋来亦渐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追和王常侍登郡楼望山

四贤当日此盘桓,千百年人尚厚颜。

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

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

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