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其一)

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斜日蜂喧荞麦路,断云犬吠瀑花东。

相看髯鬓都成雪,岂料乾坤尚在笼。

应是未还车马债,枉教南北遍游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所作的《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其一)》。诗人以十年光阴流转为背景,感慨时光飞逝,五年间仿佛弹指一瞬。他邀请友人王仲撝再次来到剡中(地名),描绘了夕阳下蜜蜂忙碌于荞麦花间的生动画面,以及远处瀑布旁犬吠声断续回荡的宁静乡野。诗人与友人相见,发现彼此都已两鬓斑白,感叹世事沧桑,天地依旧,而自己却身陷困境。他推测友人可能是因为未能偿还旧债,才被迫四处游走,这让诗人深感惋惜,认为这并非友人的本意。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沉思。

收录诗词(40)

黄宗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字:太冲
  • 号:南雷
  •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 生卒年: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其二)

剡湖岂是乏茅蓬,那得君来住此中。

百卷纬书真绝学,千秋国史附江东。

古松流水宵移算,红药青棂晓负笼。

方伎儒林凭位置,谁知世外有行踪。

形式: 七言律诗

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

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

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

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

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

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

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形式: 古风

五月复遇火

局促返旧居,鸡犬共一轩。

缩头床下雨,眯眼灶中燔。

南风怪事发,正当子夜前。

排墙得生命,再拜告九圆。

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

发言多冒人,举足辄违天。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

莫言茅屋陋,宾客非等闲。

鬼目不相瞷,而逊华堂坚。

其理不可解,辨说空田田。

昨者刘伯绳,为我不安眠。

仆本方外人,岂终保丘园。

形式: 古风

与徐昭法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

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

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

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

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

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

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

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

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

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

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