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元职方北第呈西邻盛进士

解褐去乡里,宦游一纪馀。

抱戚今来归,茫然无屋庐。

暮瞻还林鸟,朝羡趋渊鱼。

渊林各有归,曾不鱼鸟如。

元侯雅好义,假我舍北居。入门扫埃?,闲草以次锄。

贫贱谁顾门,岂必容高车。

馀杭众富家,碧瓦侵太虚。

土木虽无情,亦与儒冠疏。

所幸并舍贤,昔年同诗书。

何兹瓦砾陋,复尔邻璠玙。

乡田及同井,此义无忽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如归巢的鸟、入渊的鱼,以及主人公宦游一生的感慨和归乡后无处容身的情形,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解褐去乡里,宦游一纪馀。”开篇便设定了主题,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长时间的宦游生活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慨和无奈。

“抱戚今来归,茫然无屋庐。”诗人的归乡并没有带来温馨的感觉,反而面对的是无处可归的现实,这种茫茫然然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暮瞻还林鸟,朝羡趋渊鱼。”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鸟兽的行为,诗人感慨万千,鸟有归巢,鱼有入渊,而自己却无处安身,这种对比更深化了诗人的哀愁。

“渊林各有归,曾不鱼鸟如。”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生物都有其归宿之地,只有自己像一片落叶,无依无靠。

元侯雅好义,假我舍北居。入门扫埃?,闲草以次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在朋友帮助下得以安顿的现实生活。

“贫贱谁顾门,岂必容高车。”这里诗人自谦自己贫贱,不配享受豪华,但这也是无奈之下的自我调侃。

“馀杭众富家,碧瓦侵太虚。土木虽无情,亦与儒冠疏。”接着描绘了周围富裕家庭的景象,反衬出诗人自己的贫困,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隔阂的感慨。

“所幸并舍贤,昔年同诗书。何兹瓦砾陋,复尔邻璠玙。”末尾两句通过提及昔日与友人共同吟诵诗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朋友邻里关系的回忆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友谊深厚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传递出了诗人归乡后的失落与孤独,以及对朋友情谊的依赖和期待。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寄林教授龟从

我生麋鹿群,岩穴性所乐。

寓城看病女,踪迹良踸踔。

神明倘见怜,医药须课效。

便当归旧庐,谁爱入此闹。

炎暑甚蒸炮,矮屋如笼罩。

欠伸尺蠖形,低垂木鸡貌。

清晨得君书,衔系新州教。

慈恩叙同年,转盼梦一觉。

我于端平初,蓬山叨直儤。

批鳞咈神龙,编须犯关豹。

一斥褫三官,连年绝廪稍。

我罪坐狂愚,令受人系敲。

君胡二十年,无由极比较。

今又深入南,正坐不能巧。

群儿益纷拿,疾足逞超趠。

我辈履羊肠,所历极确硗。

宦海走千帆,好风纵篙棹。

我辈航一苇,无缘出泥淖。

世道日以艰,大厦摧栋桡。

边尘日以纷,冲梯设矢炮。

逆潮陆成渊,苦旱水飞窖。

饿莩盈通途,骄儿纵烈爆。

君视此何时,有官如荷校。

犹戒我韬藏,前尤勿再效。

良玉不受焚,直木不畏挠。

命当安穷通,义当守忠孝。

久别诵吾诗,君心独无恔。

形式: 古风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五)

我本麋鹿群,官职不要讨。

儋石倘有储,山林堪佚老。

焚香旦告天,非为其私祷。

一愿屡丰年,田畴足禾稻。

二愿息兵戈,涂地无肝脑。

饮水乐在中,茹芝颜转好。

笃信而好学,守死以善道。

佩此八字符,传为子孙宝。

作诗写殷勤,未省蒙印可。

形式: 古风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四)

西山门下士,杂袭如鱼鳞。

惟我与子文,受爱异他人。

送我长沙序,言言足书绅。

赠君樵川诗,字字示宠珍。

潜斋养正堂,两记尤谆谆。

为君说太玄,藏心养灵根。

为我演蒙颐,山立静澄神。

先生爱吾徒,不啻子弟亲。

将何报此德,相与玉其身。

形式: 古风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三)

原明有申公,公休继文正。

后来诸名家,有子多不令。

堂堂先太史,孤峭立万仞。

身不为从官,美谥君所命。

子文为之子,壮岁名已盛。

荣华付倘来,节义传心印。

波流石不移,火炽玉宁尽。

向来笺天疏,每读必起敬。

相期辉国史,何止续家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