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绣阁

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

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

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

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崙。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

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

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

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治中的话语如神妙之泉,滔滔不绝地流淌出智慧的源泉。
他自群玉山的宝库升起,即将登上紫微星宫的高位。
在海边辅佐郡务,倚窗欣赏初升的朝阳。
此刻他渴望驾轻车,仰天长啸直登昆仑峰巅。
这楼阁如此虚无缥缈,四周千岩云雾缭绕。
空荡庭院中百官散去,只有博山炉散发出淡淡的熏香。
再次追寻那仙人踪迹,仙界之事广阔无边。
谁能料到,在这高妙之地,他举手召唤着美德之云。

注释

治中: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洪涛:比喻滔滔不绝的话语。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象征帝王宫殿。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妙高:形容极高或极美的境界。

鉴赏

这首宋诗《分绣阁》是曾惇所作,展现了诗人对高雅文辞与超然心境的追求。首联“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赞美了治中(官职名)的卓越才华,其言辞如江河奔腾,富有灵感。接下来,“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将他的才情比作群玉汇聚的宝库,有望被朝廷重用。

“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描绘了诗人任职海滨,清晨凭窗远眺日出的景象,流露出积极入世的抱负。然而,“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崙”又透露出诗人内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嚣,攀登仙境。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描绘了分绣阁的奇幻景象,楼阁仿佛在云雾缭绕的山岩间若隐若现。接下来,“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则通过空荡庭院和微弱的熏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般的隐士生活的仰慕,但又深知其遥不可及。结尾“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以疑问语气收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对文采、仕途与隐逸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1)

曾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怀贺子忱

不负春风烂漫晴,聊驱小队出郊坰。

一百五日可无酒,二十四弦须细听。

溶溶漾漾沙鸟白,短短长长溪柳青。

贺监扁舟在何许,惜无妙墨记兰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洪景伯韵(其二)

半刺风流雅好贤,幽寻同举蔡经鞭。

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

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洪景伯韵(其三)

新诗清如玉壶冰,一读为破旅愁凝。

正怀狂客贺秘监,忽见高人王右丞。

坐忘仙去境尚在,广文骨冷呼不应。

其谁洗涤怀古恨,别乘博物如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谢景思韵

埋没双岩已百年,班班胜事漫流传。

幸陪佳客挥犀麈,实欠倾城舞绣筵。

故老风流寒似铁,月卿英妙笔如椽。

拂衣便欲故山去,复恐眼中无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